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边坡防护与加固对策研究 | 第9-10页 |
1.2.2 树根桩的应用研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高挖边坡破坏形式及地质灾害预报 | 第14-19页 |
2.1 高挖边坡破坏形式及其机理分析 | 第14-15页 |
2.1.1 土质高挖边坡的破坏形式 | 第14页 |
2.1.2 岩质高挖边坡的破坏形式 | 第14-15页 |
2.2 开挖高边坡由地质因素所产生的地质灾害的预报 | 第15-18页 |
2.2.1 灾害的识别 | 第16-17页 |
2.2.2 灾害预报内容 | 第17-18页 |
2.3 本章结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树根桩的作用机理与设计计算 | 第19-32页 |
3.1 树根桩的类型 | 第19-20页 |
3.2 树根桩的特点 | 第20-21页 |
3.3 树根桩的作用机理 | 第21-25页 |
3.3.1 树根桩支挡体系的作用原理 | 第21-22页 |
3.3.2 树根桩边坡防护原理 | 第22-23页 |
3.3.3 树根桩的防护形式 | 第23-25页 |
3.4 树根桩的承载力计算 | 第25-30页 |
3.5 树根桩设计 | 第30-31页 |
3.6 本章结论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树根桩设计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32-50页 |
4.1 FLAC3D 简介 | 第32页 |
4.2 FLAC 3D 边坡分析计算原理 | 第32-34页 |
4.3 树根桩设计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34-48页 |
4.3.1 参数的选取和模型建立 | 第35-37页 |
4.3.2 树根桩设计参数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 第37-48页 |
4.4 本章结论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树根桩边坡防护稳定性计算 | 第50-58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50页 |
5.2 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的稳定性 | 第50-52页 |
5.2.1 极限平衡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的原理 | 第50页 |
5.2.2 树根桩与框架梁的比较 | 第50-52页 |
5.3 树根桩边坡稳定性计算 | 第52-56页 |
5.4 本章结论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树根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第58-65页 |
6.1 树根桩的施工方法 | 第58-60页 |
6.2 树根桩的施工要求 | 第60-61页 |
6.3 树根桩施工质量事故的防治措施 | 第61-63页 |
6.4 树根桩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 第63-64页 |
6.5 本章结论 | 第64-6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7.1 结论 | 第65-66页 |
7.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