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中国少数民族语文论文

喀什市民族小学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8页
    一、研究的缘起第10-11页
        (一)国家语言政策的要求第10页
        (二)维护民族团结的需要第10页
        (三)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的应有之义第10页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第10-11页
        (五)现实之困第11页
    二、相关研究综述第11-16页
        (一)国外相关研究第11-12页
        (二)国内对汉语声调的研究第12-15页
        (三)国内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声调的偏误研究第15-16页
    三、研究意义第16-17页
        (一)理论意义第16页
        (二)现实意义第16-17页
    四、研究问题和方法第17页
        (一)研究问题第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页
    五、论文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23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一、民族小学第18页
        二、汉语声调第18-19页
        三、声调偏误第19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第19-23页
        一、理论基础第19-21页
            (一)输入假说第19-20页
            (二)中介语理论第20页
            (三)偏误分析理论第20-21页
        二、现实依据第21-23页
第二章 基于听辨测试的研究第23-42页
    第一节 听辨测试设计第23-26页
        一、测试对象第23页
        二、测试材料第23-25页
        三、测试流程第25-26页
    第二节 测试结果的呈现第26-38页
        一、单字调听辨数据描写第26-29页
        二、双字调听辨数据描写第29-38页
            (一)双字调听辨偏误率及正确率第30-31页
            (二)双字调听辨偏误类型第31-38页
    第三节 基于测试结果的成因分析第38-42页
        一、学习者因素第38-40页
            (一)年龄第38-39页
            (二)学习策略第39页
            (三)学习动机第39页
            (四)学习态度第39-40页
        二、非学习者因素第40-42页
            (一)环境第40页
            (二)母语的负迁移第40-41页
            (三)目的语的干扰第41-42页
第三章 汉语声调教学应对策略第42-49页
    第一节 学校:声调教学的主阵地第42-44页
        一、转变教学评价理念:从“考试”、“测验”走向“评价”第42-43页
            (一)倡导多元化评价方式第42页
            (二)鼓励多元评价主体的共同参与第42-43页
            (三)加强对教师汉语教学水平的评价第43页
        二、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第43页
        三、营造浓厚的语言学习环境第43-44页
    第二节 教师:声调教学的引导者第44-47页
        一、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第44-45页
        二、创新声调教学方法第45-46页
        三、丰富声调教学形式第46-47页
        四、充分利用教学设施第47页
    第三节 学生:声调教学的主体第47-49页
        一、转变学习动机第47页
        二、端正学习态度第47-48页
        三、灵活运用学习策略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附录第53-56页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6-57页
后记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喀什市小学维吾尔族国语教师口语交际课例研究
下一篇:促进学生深度建构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引导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