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地方金融事业论文

我国东北地区普惠金融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2-13页
        1.3.1 本文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本文研究方法第13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3-15页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第13页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第13-15页
第2章 普惠金融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第15-21页
    2.1 普惠金融相关概念界定第15页
    2.2 普惠金融的相关理论第15-17页
        2.2.1 金融约束理论第15-16页
        2.2.2 包容性增长理论第16-17页
    2.3 普惠金融相关文献综述第17-21页
        2.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7-18页
        2.3.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8-20页
        2.3.3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20-21页
第3章 东北地区普惠金融环境分析第21-29页
    3.1 东北地区经济基本情况概述第21-22页
        3.1.1 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第21页
        3.1.2 东北地区经济特点第21-22页
    3.2 东北地区普惠金融基本情况概述第22-29页
        3.2.1 普惠金融需求现状第22-23页
        3.2.2 普惠金融供给现状第23-27页
        3.2.3 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第27-29页
第4章 东北地区普惠金融水平测度第29-35页
    4.1 普惠金融指数构建第29-30页
        4.1.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第29页
        4.1.2 测度指标选取第29-30页
    4.2 数据来源第30页
    4.3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及结果第30-35页
        4.3.1 测度方法第30-31页
        4.3.2 测度结果第31-35页
第5章 东北地区普惠金融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5-43页
    5.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第35-37页
        5.1.1 指标选取第35-37页
        5.1.2 数据来源第37页
    5.2 模型构建第37-38页
    5.3 实证分析第38-41页
        5.3.1 固定效应模型第39页
        5.3.2 单位根检验第39-40页
        5.3.3 协整检验第40-41页
    5.4 实证结果第41-43页
第6章 对策建议第43-48页
    6.1 创新多样化的普惠金融结构第43页
    6.2 加强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力度第43-45页
    6.3 鼓励动产抵押融资第45页
    6.4 提升城乡居民整体教育水平第45-46页
    6.5 加强普惠金融宣传教育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第46-48页
结论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JKH公司人才激励研究--基于事业合伙人制度
下一篇:海南低碳旅游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