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1.1 丛粒藻作为能源微藻的优势 | 第11-13页 |
2 丛粒藻的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2.1 丛粒藻的形态学研究 | 第13页 |
2.2 丛粒藻的营养生理特性 | 第13-17页 |
2.3 丛粒藻的分类学研究 | 第17-19页 |
2.4 丛粒藻烃脂合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9-21页 |
2.5 丛粒藻中烃脂的提取 | 第21-22页 |
3 荧光定量 PCR 技术在丛粒藻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4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在丛粒藻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丛粒藻 ABT02 藻株的分子鉴定以及烃成分分析 | 第25-40页 |
1 前言 | 第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2.1 材料 | 第25-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3.1 藻细胞形态及大小 | 第31-32页 |
3.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32-35页 |
3.3 气质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4 讨论 | 第37-40页 |
第三章 缺氮对烃脂积累影响的初步研究 | 第40-60页 |
1 前言 | 第40-4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7页 |
2.1 材料 | 第41-4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2-4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6页 |
3.1 两种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及生长速率和代时 | 第47-48页 |
3.2 两种培养条件下的色素含量 | 第48-49页 |
3.3 两种培养条件下的丛粒藻 Abt02 的细胞形态 | 第49-51页 |
3.4 两种培养条件下的烃含量及烃成分 | 第51-52页 |
3.5 两种培养条件下与烃合成有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2-56页 |
4 讨论 | 第56-60页 |
4.1 丛粒藻生长曲线及色素含量 | 第56-57页 |
4.2 缺氮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形态 | 第57-58页 |
4.3 两种培养条件下的烃含量及成分分析 | 第58-59页 |
4.4 丛粒藻 Abt02 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