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 绪论 | 第10-14页 |
(一) 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 现代社会实践中共产主义因素生长的理论依据及原因 | 第14-20页 |
(一) 共产主义因素生长的可能性 | 第14-15页 |
1、 共产主义因素的界定 | 第14页 |
2、 共产主义因素生长的可能性 | 第14-15页 |
(二) 共产主义因素生长的理论依据 | 第15-16页 |
1、 共产主义因素的生长符合质量互变规律 | 第15页 |
2、 共产主义因素的生长符合矛盾运动规律 | 第15页 |
3、 共产主义因素的生长符合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规律 | 第15-16页 |
(三) 共产主义因素生长的原因 | 第16-20页 |
1、 新科技革命与生产力的发展 | 第16-17页 |
(1)新科技革命让社会生产规模化 | 第16页 |
(2)新科技革命让社会生产智能化 | 第16页 |
(3)新科技革命让社会生产社会化 | 第16-17页 |
2、 生产关系的变革 | 第17-18页 |
(1)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及生产管理 | 第17页 |
(2)劳动者的地位不断提高 | 第17页 |
(3)国有经济、合作经济、股份经济等的不断发展 | 第17-18页 |
3、 上层建筑的变革 | 第18页 |
(1)思想上层建筑的变革 | 第18页 |
(2)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 | 第18页 |
4、 工人阶级的不断斗争 | 第18-20页 |
(1)罢工是工人阶级斗争的利器 | 第19页 |
(2)工会是工人阶级斗争的阵地 | 第19-20页 |
三、 现代社会实践中共产主义因素生长的表现 | 第20-43页 |
(一) 资本主义社会中共产主义因素生长的表现 | 第20-28页 |
1、 物质财富不断丰富 | 第20-24页 |
(1)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 第20页 |
(2)资本社会化 | 第20-22页 |
(3)政府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计划调节 | 第22-23页 |
(4)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 | 第23-24页 |
2、 社会关系趋向和谐,人们精神境界不断提高 | 第24-25页 |
(1)三大差别的缩小 | 第24页 |
(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第24-25页 |
3、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逐渐加深 | 第25-28页 |
(1)工人参与企业管理 | 第25-26页 |
(2)工人阶级获得更多自由发展的机会 | 第26-27页 |
(3)工人阶级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 | 第27-28页 |
(二) 社会主义社会中共产主义因素生长的表现--以中国为例 | 第28-43页 |
1、 物质财富不断丰富,消费资料按劳分配 | 第28-36页 |
(1)公有制经济制度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和丰富社会物质财富 | 第28-33页 |
(2)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发展 | 第33-35页 |
(3)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 第35-36页 |
2、 社会关系趋向和谐,人们精神境界逐步提高 | 第36-41页 |
(1)三大差别的缩小 | 第36-38页 |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 | 第38-40页 |
(3)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 第40-41页 |
3、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逐渐加深 | 第41-43页 |
四、 现代社会实践中共产主义因素生长的意义 | 第43-48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43页 |
1、 共产主义因素的生长是对反对和误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力反驳 | 第43页 |
2、 共产主义因素的生长丰富了社会制度更替的方式 | 第43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43-48页 |
1、 共产主义因素的生长有助于人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 第43-44页 |
2、 共产主义因素的生长促进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互相依赖、互相促进 | 第44页 |
3、 共产主义因素的生长增大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可能性 | 第44-45页 |
4、 共产主义因素的生长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物质准备 | 第45-46页 |
5、 共产主义因素的生长有利于发展共产主义社会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件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