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制造工艺论文

变厚板冲压成形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附件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引言第12-14页
    1.2 变厚板产生背景及其优势第14-18页
        1.2.1 柔性轧制技术及加工流程第15-16页
        1.2.2 变厚板相对于激光拼焊板的优势第16-18页
    1.3 变厚板板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本文研究课题的提出第19-21页
第二章 变厚板材料模型的建立第21-35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变厚板等厚区单向拉伸实验第21-25页
        2.2.1 等厚区单向拉伸实验准备第21-23页
        2.2.2 等厚区单向拉伸结果第23-25页
    2.3 变厚板数字散斑单向拉伸实验第25-31页
        2.3.1 数字散斑方法第25页
        2.3.2 试验试样第25-26页
        2.3.3 变厚板数值单向拉伸结果第26-31页
    2.4 变厚板数值模拟中材料模型表征方法第31-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变厚板厚度处理研究第35-48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变厚板厚度在Abaqus中的实现第35-39页
        3.2.1 Abaqus单元库第35-37页
        3.2.2 不同单元类型仿真对比第37-39页
    3.3 变厚板厚度在Dynaform中的实现第39-41页
        3.3.1 BT壳单元第39页
        3.3.2 BT壳单元厚度计算第39-40页
        3.3.3 BT壳单元实现厚度连续变化的方法第40-41页
    3.4 离散精度的确立第41-47页
        3.4.1 材料离散精度第41-44页
        3.4.2 厚度离散精度第44-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变厚板成形极限研究第48-66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失稳理论&成形极限图第48-54页
        4.2.1 Swift分散性失稳理论第48-51页
        4.2.2 Hill集中性失稳理论第51-54页
    4.3 变厚板FLC处理方法第54-60页
        4.3.1 变厚板经验公式成形极限曲线第55-56页
        4.3.2 变厚板成形极限实验第56-59页
        4.3.3 变厚板FLC曲线拟合第59-60页
    4.4 变厚板圆筒拉深实验验证第60-65页
        4.4.1 实验装置&试样&结果第60-61页
        4.4.2 圆筒拉深仿真第61-65页
    4.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变厚板实例仿真第66-71页
    5.1 仿真建模及求解第66-68页
    5.2 仿真结果与实际冲压结果第68-70页
    5.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71-73页
    6.1 主要工作及成果第71-72页
    6.2 后续研究工作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薄高强钢车门外板的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
下一篇:我国上市汽车企业竞争力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