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8-1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2.1 公共交通行业 | 第10页 |
2.2 公共交通的性质及生产特点 | 第10-12页 |
2.2.1 公共交通的性质 | 第10-11页 |
2.2.2 公共交通的生产特点 | 第11-12页 |
2.3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 第12-16页 |
2.3.1 建设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原则 | 第12-13页 |
2.3.2 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和原理 | 第13-16页 |
第三章 天津公共交通企业现状及智能化建设分析 | 第16-32页 |
3.1 天津市公共交通企业 | 第16-21页 |
3.1.1 天津市公共交通集团简介 | 第16-18页 |
3.1.2 天津市公交集团各管理部门职责 | 第18-21页 |
3.2 天津市公共交通运营生产的现状分析 | 第21-22页 |
3.2.1 调度管理的组织形式 | 第21-22页 |
3.2.2 公共交通企业运营产生的主要指标 | 第22页 |
3.3 天津市公共交通企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6页 |
3.3.1 管理跨度大手段弱 | 第25页 |
3.3.2 运营规模大调度管理人员少 | 第25页 |
3.3.3 调度手段落后运营质量下降 | 第25-26页 |
3.3.4 统计数据不实 | 第26页 |
3.3.5 行车事故频发 | 第26页 |
3.4 天津市智能公共交通系建设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3.4.1 着力解决了运营管理的两大历史性难题 | 第27页 |
3.4.2 符合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 第27页 |
3.4.3 符合公交集团发展的需求 | 第27-28页 |
3.5 天津市智能化公共交通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 第28-32页 |
3.5.1 智能化设备应用水平低信息化人才匮乏 | 第28页 |
3.5.2 信息化管理的机制体制还需完善 | 第28页 |
3.5.3 不同车型的装配复杂 | 第28-29页 |
3.5.4 智能调度产品与调度应用需进一步磨合 | 第29页 |
3.5.5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应用暴露出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 | 第29-32页 |
第四章 天津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设计方案 | 第32-48页 |
4.1 建设总体思路 | 第32页 |
4.2 实战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层级构架 | 第32-35页 |
4.2.1 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的层级 | 第34页 |
4.2.2 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层级构架 | 第34-35页 |
4.3 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内外部存在的必然联系和结构 | 第35-36页 |
4.4 确定建设目标需求和规范建设标准 | 第36-42页 |
4.4.1 规划建设城域网络和无线网络 | 第37页 |
4.4.2 确定场站和车内标准设备以及 CAN 总线通信协议 | 第37-38页 |
4.4.3 规范调度业务需求和规则 | 第38-41页 |
4.4.4 系统具体实现功能模块 | 第41-42页 |
4.5 建设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 | 第42-48页 |
4.5.1 建设公交场站监控完善网络覆盖 | 第43页 |
4.5.2 部署智能调度车载机 | 第43-44页 |
4.5.3 建设智能调度核心网络 | 第44页 |
4.5.4 部署服务器集群和数据存储 | 第44-45页 |
4.5.5 定制开发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 | 第45-48页 |
第五章 天津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建设的效果 | 第48-52页 |
5.1 天津市公交集团建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的进展 | 第48-49页 |
5.1.1 智能调度设备得到广范应用 | 第48页 |
5.1.2 智能调度指挥体系基本搭建 | 第48页 |
5.1.3 智能调度管理更加规范 | 第48-49页 |
5.1.4 建设 GIS 平台的客服系统 | 第49页 |
5.2 天津市公交集团建智能化公共交通系统取得的效果 | 第49-52页 |
5.2.1 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 第49页 |
5.2.2 整体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 第49-50页 |
5.2.3 发挥了公交节能减排的作用 | 第50页 |
5.2.4 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 | 第50-52页 |
第六章 展望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