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3.1 大股东减持 | 第13-15页 |
1.3.2 盈余操纵 | 第15-18页 |
1.3.3 大股东减持中盈余操纵行为 | 第18-20页 |
1.3.4 文献评述 | 第20-21页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1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2 理论分析 | 第22-27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页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23页 |
2.1.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3-24页 |
2.1.4 内部人交易理论 | 第24-25页 |
2.2 大股东减持中盈余操纵行为理论框架的构建 | 第25-27页 |
3 AF公司背景与大股东减持情况 | 第27-34页 |
3.1 AF公司背景分析 | 第27-29页 |
3.1.1 AF公司概况 | 第27-28页 |
3.1.2 经营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3.2 AF公司大股东减持情况 | 第29-33页 |
3.2.1 大股东持股情况 | 第29页 |
3.2.2 大股东减持变动过程 | 第29-31页 |
3.2.3 大股东减持前后公司业绩比较分析 | 第31-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AF公司大股东减持下的盈余操纵动因及手段识别 | 第34-53页 |
4.1 动因分析 | 第34-39页 |
4.2 内部控制分析 | 第39-43页 |
4.3 盈余操纵手段识别 | 第43-51页 |
4.3.1 收入确认存疑 | 第44-45页 |
4.3.2 转回或转销资产减值准备 | 第45-47页 |
4.3.3 利用非经常性损益 | 第47-49页 |
4.3.4 选择信息披露时机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5 大股东减持中盈余操纵对AF公司产生的财务后果分析 | 第53-60页 |
5.1 盈利能力 | 第53-55页 |
5.2 偿债能力 | 第55-56页 |
5.3 营运能力 | 第56-57页 |
5.4 成长能力 | 第57-58页 |
5.5 财务影响分析总结 | 第58-60页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60-6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6.2 建议 | 第61-62页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