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 第3-6页 |
中文摘要 | 第6-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15-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25页 |
2 结果 | 第25-30页 |
3 讨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第二章 缬沙坦对阿霉素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33-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43页 |
2 结果 | 第43-50页 |
3 讨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第三章 AngⅡ受体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55-8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5-63页 |
2 结果 | 第63-78页 |
3 讨论 | 第78-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综述 | 第84-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11页 |
全文小结 | 第111-112页 |
主要英文缩写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15-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