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蛋白酪氨酸激酶 | 第10-12页 |
1.1.1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 | 第10-12页 |
1.1.2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NRTKs) | 第12页 |
1.2 EGFR酪氨酸激酶 | 第12-16页 |
1.2.1 ErbB家族组成及EGFR的结构 | 第12-14页 |
1.2.2 EGFR酪氨酸激酶的信号传导 | 第14-16页 |
1.3 以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1.3.1 单克隆抗体 | 第17页 |
1.3.2 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第17-24页 |
1.4 小结与展望 | 第24-25页 |
第2章 新型选择性的非共价的小分子EGFR~(T790M)抑制剂的设计 | 第25-31页 |
2.1 先导化合物的选择 | 第25-27页 |
2.2 Ⅰ类化合物的设计 | 第27-29页 |
2.3 Ⅱ类化合物的设计 | 第29页 |
2.4 Ⅲ类化合物的设计 | 第29-30页 |
2.5 Ⅳ类化合物的设计 | 第30-31页 |
第3章 合成路线的设计及讨论 | 第31-34页 |
3.1 I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31页 |
3.2 II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31-32页 |
3.3 III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32页 |
3.4 IV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32-33页 |
3.5 合成路线的讨论 | 第33-34页 |
第4章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 第34-38页 |
4.1 生物活性实验 | 第34-35页 |
4.1.1 体外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测定 | 第34页 |
4.1.2 体外抗增殖活性测定 | 第34-35页 |
4.2 生物活性 | 第35-37页 |
4.2.1 酪氨酸激酶抑制活性 | 第35-36页 |
4.2.2 体外抗增殖活性 | 第36-37页 |
4.3 生物活性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化学实验部分 | 第38-55页 |
5.1 Ⅰ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38-49页 |
5.2 Ⅱ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49-52页 |
5.3 Ⅲ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52-54页 |
5.4 Ⅳ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 | 第62-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