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微媒体平台上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以四川农业大学微媒体建设经验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理由及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理由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关于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第13页
        1.2.2 关于微媒体的研究第13-14页
        1.2.3 关于微媒体与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第14-15页
    1.3 研究目标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第16页
    1.5 研究方法及手段第16-17页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7页
2 微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述第17-31页
    2.1 微媒体的界定第17-24页
        2.1.1 微媒体的概念第17-19页
        2.1.2 微媒体的主要类型第19-20页
        2.1.3 微媒体的传播特点第20-24页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述第24-31页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第24-25页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第25-27页
        2.2.3 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第27-29页
        2.2.4 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则第29-31页
3 微媒体兴起给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带来的新形势和新优势第31-34页
    3.1 微媒体给培育工作带来的新形势第31-32页
        3.1.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的转变第31-32页
        3.1.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象的改变第32页
        3.1.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体的变化第32页
    3.2 微媒体给培育工作带来的新优势第32-34页
        3.2.1 微媒体拓展了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新平台第32-33页
        3.2.2 微媒体塑造了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新氛围第33页
        3.2.3 微媒体开创了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新方法第33-34页
4 微媒体平台上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分析——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第34-44页
    4.1 川农大微媒体平台上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调查背景与实施情况第34-36页
    4.2 川农大微媒体平台上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调研分析第36-43页
        4.2.1 川农大学生对微媒体的接触和使用状况第36-40页
        4.2.2 川农大微媒体平台上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状况第40-43页
    4.3 川农大微媒体平台上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调研总结第43-44页
5 微媒体平台上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第44-59页
    5.1 以打造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工程为契机,铸造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微平台”第44-48页
        5.1.1 做好官方微媒体平台,发挥官媒的主导作用第45页
        5.1.2 充分利用校园活跃微媒体平台,提升培育影响力第45-46页
        5.1.3 完善班级、社团等微媒体平台,扩大培育“微矩阵”第46-47页
        5.1.4 加强校园微媒体平台间互动,增强培育“微合力”第47-48页
    5.2 以独具特色的治学理念为原则,开发微媒体平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新功能第48-52页
        5.2.1 “微交流”互动疏导功能第48-49页
        5.2.2 “微能量”激励传递功能第49-50页
        5.2.3 “微服务”温情育人功能第50页
        5.2.4 “微引导”舆情控制功能第50-51页
        5.2.5 “微资源”开放共享功能第51-52页
    5.3 以造就开放包容的大学文化为追求,创新微媒体平台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维方式第52-55页
        5.3.1 打破固定模式,转换思维角度第52-53页
        5.3.2 转变传统观念,强调自主、参与第53-54页
        5.3.3 摒弃旧式叙述,巧用流行编排第54-55页
    5.4 以弘扬大学精神为核心,创新微媒体平台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第55-57页
        5.4.1 创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文化”第55-56页
        5.4.2 发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微内容”第56-57页
    5.5 以构建和谐美好校园为依托,优化微媒体平台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环境第57-59页
        5.5.1 营造信息传播“微氛围”第57-58页
        5.5.2 加强传播者的“微权威”第58-59页
        5.5.3 规范学生的“微行为”第59页
6 结语第59-60页
注释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致谢第68-69页
附录第69-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下一篇: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研究--基于对S农业大学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