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生产线高速拉杆升降辊床结构设计与仿真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升降机构的分类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辊床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平面连杆机构的发展 | 第13-14页 |
1.3.3 运动学、动力学的发展 | 第14-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高速拉杆辊床系统分析 | 第17-27页 |
2.1 高速辊床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2.1.1 高速辊床的系统组成 | 第17-18页 |
2.1.2 高速辊床的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2.2 高速拉杆辊床的结构设计 | 第19-21页 |
2.2.1 水平机构设计 | 第19页 |
2.2.2 升降机构设计 | 第19-20页 |
2.2.3 托举机构设计 | 第20-21页 |
2.3 高速拉杆辊床的运动学分析 | 第21-26页 |
2.3.1 辊床的运动学模型建立及理论分析 | 第21-23页 |
2.3.2 辊床的运动学仿真对比验证 | 第23-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高速拉杆辊床机构的优化设计及三维建模 | 第27-36页 |
3.1 优化设计理论简介 | 第27-29页 |
3.1.1 优化设计的原理 | 第28页 |
3.1.2 ADAMS中优化设计的相关概念 | 第28-29页 |
3.2 高速拉杆辊床升降机构的优化设计 | 第29-33页 |
3.2.1 辊床升降机构参数化建模 | 第29-31页 |
3.2.2 辊床升降机构的仿真分析 | 第31-32页 |
3.2.3 辊床升降机构的优化设计 | 第32-33页 |
3.3 高速拉杆辊床三维建模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高速拉杆辊床的电机选型 | 第36-44页 |
4.1 电机选型和生产节拍简介 | 第36页 |
4.2 速度和节拍时间规划 | 第36-38页 |
4.3 ADAMS软件仿真分析 | 第38-41页 |
4.4 高速辊床电机选型 | 第41-43页 |
4.4.1 电机选型原则 | 第41-42页 |
4.4.2 电机选型 | 第42-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高速拉杆辊床的动力学及有限元分析 | 第44-62页 |
5.1 高速拉杆辊床的动力学分析 | 第44-50页 |
5.1.1 动力学理论介绍 | 第44-45页 |
5.1.2 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45-50页 |
5.2 高速拉杆辊床的有限元分析 | 第50-61页 |
5.2.1 有限元法及ANSYS软件介绍 | 第50-51页 |
5.2.2 模态分析 | 第51-56页 |
5.2.3 谐响应分析 | 第56-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