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源起 | 第10-11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3 自贡剪纸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第2章 历时研究:自贡剪纸艺术的历史背景与发展阶段 | 第14-23页 |
2.1 自贡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与形成期 | 第14-16页 |
2.1.1 自贡剪纸艺术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 第14-15页 |
2.1.2 自贡剪纸艺术风格定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 第15-16页 |
2.2 自贡剪纸艺术的兴盛期 | 第16-19页 |
2.2.1 余曼白的创新与自贡剪纸艺术对传统式样突破 | 第16-18页 |
2.2.2 自贡剪纸艺术扛鼎四川 | 第18-19页 |
2.3 自贡剪纸艺术的传承与现状 | 第19-23页 |
2.3.1 自贡剪纸存在的不同风格和类型 | 第19-21页 |
2.3.2 剪纸传承人的现状 | 第21-23页 |
第3章 共时研究:自贡剪纸艺术的形态学分析 | 第23-35页 |
3.1 自贡剪纸艺术的图像形态 | 第23-28页 |
3.1.1 色彩语汇 | 第23-25页 |
3.1.2 造型特征 | 第25-26页 |
3.1.3 纹样研究 | 第26-28页 |
3.2 自贡剪纸艺术的制作材料与工艺技巧 | 第28-32页 |
3.2.1 纸材 | 第28-30页 |
3.2.2 刻刀 | 第30页 |
3.2.3 蜡板 | 第30页 |
3.2.4 刻纸技巧 | 第30-31页 |
3.2.5 装裱与保存 | 第31-32页 |
3.3 自贡剪纸艺术的题材与主题 | 第32-35页 |
3.3.1 传统题材 | 第32-33页 |
3.3.2 本土题材 | 第33页 |
3.3.3 现代题材 | 第33-35页 |
第4章 语境研究:巴蜀地域文化下的自贡剪纸艺术 | 第35-44页 |
4.1 自贡剪纸与四川其他地区的剪纸艺术 | 第35-37页 |
4.1.1 唤马剪纸 | 第36页 |
4.1.2 武胜剪纸 | 第36-37页 |
4.1.3 仪陇剪纸 | 第37页 |
4.2 自贡剪纸艺术与巴蜀区域文化的关联 | 第37-41页 |
4.2.1 天府之国与田园生活:自贡剪纸艺术与巴蜀自然人文景观 | 第38-39页 |
4.2.2 西南异域风情:自贡剪纸艺术与藏、羌、彝少数民族 | 第39页 |
4.2.3 历史与文化的追忆与再现:自贡剪纸艺术与巴蜀三国文化演绎 | 第39-41页 |
4.3 自贡本土背景下剪纸艺术的社会学分析 | 第41-44页 |
4.3.1 自贡剪纸的文化产业化 | 第41页 |
4.3.2 自贡剪纸的地域性消费和消费群体 | 第41-43页 |
4.3.3 自贡剪纸艺术市场生存发展的劣势 | 第43-44页 |
第5章 前景研究:自贡剪纸艺术的未来展望 | 第44-50页 |
5.1 自贡剪纸艺术的发展前景 | 第44-47页 |
5.1.1 继承传统风格,强化地方特色 | 第45页 |
5.1.2 依存新环境,谋求新发展 | 第45-46页 |
5.1.3 多亮相,走出去,提高知名度 | 第46-47页 |
5.2 自贡剪纸艺术的应用领域与产业化展望 | 第47-50页 |
5.2.1 在城市宣传设计中的运用 | 第47-48页 |
5.2.2 在城市景观建设,地标雕塑中的推广 | 第48-50页 |
第6章 结语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