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25页 |
1.2.1 脱氢方法及工艺 | 第11-15页 |
1.2.2 脱氢热力学及反应机理 | 第15-19页 |
1.2.3 烷烃脱氢催化剂 | 第19-25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7-35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7-29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7-28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32页 |
2.2.1 载体的制备 | 第29页 |
2.2.2 催化剂制备与改性 | 第29-30页 |
2.2.3 催化剂评价 | 第30-32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2-35页 |
2.3.1 X射线多晶衍射分析(XRD) | 第32-33页 |
2.3.2 比表面分析和孔径分布测试(BET) | 第33页 |
2.3.3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33页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3页 |
2.3.5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 | 第33-34页 |
2.3.6 程序升温热重分析(TG-DTA) | 第34页 |
2.3.7 氨吸附-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34-35页 |
3 铝基载体水热改性对Cr/γ-Al_2O_3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35-45页 |
3.1 氧化铝载体的水热改性及催化剂制备 | 第35-36页 |
3.2 载体的物化性能表征分析 | 第36-40页 |
3.2.1 载体物相结构 | 第36-38页 |
3.2.2 载体孔结构和表面积 | 第38-40页 |
3.3 催化剂表征分析 | 第40-42页 |
3.3.1 催化剂物相结构 | 第40-41页 |
3.3.2 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 第41-42页 |
3.4 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42-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稀土金属M改性对Cr-M/γ-Al_2O_3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 | 第45-55页 |
4.1 助剂M改性Cr-M/γ-Al_2O_3催化剂制备 | 第45-46页 |
4.2 Cr-M/γ-Al_2O_3催化剂表征分析 | 第46-51页 |
4.2.1 催化剂物相结构 | 第46-47页 |
4.2.2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 | 第47-48页 |
4.2.3 表面物种价态 | 第48-49页 |
4.2.4 表面形貌 | 第49-50页 |
4.2.5 还原性能 | 第50-51页 |
4.3 Cr-M/γ-Al_2O_3催化性能评价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5 螯合剂添加对CrM/γ-Al_2O_3催化剂脱氢性能影响 | 第55-63页 |
5.1 CrM/γ-Al_2O_3催化剂制备与改性 | 第55页 |
5.2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5-59页 |
5.2.1 比表面积分析 | 第55-56页 |
5.2.2 催化剂还原性能 | 第56-57页 |
5.2.3 表面酸性质 | 第57-58页 |
5.2.4 催化剂积碳含量分析 | 第58-59页 |
5.3 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59-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6 结论 | 第63-67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