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1页 |
1.1 螺烯及其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2 螺烯的合成方法 | 第11-19页 |
1.2.1 光化学合成法 | 第11-12页 |
1.2.2 Diels-Alder反应 | 第12-14页 |
1.2.3 苄基偶联反应 | 第14-15页 |
1.2.4 金属催化反应 | 第15-18页 |
1.2.5 自由基环化 | 第18页 |
1.2.6 Friedel-Crafts-Type反应 | 第18-19页 |
1.3 手性螺烯的制备 | 第19-25页 |
1.3.1 CPL诱导不对称光催化环化 | 第19-20页 |
1.3.2 化学诱导不对称光环化反应 | 第20-21页 |
1.3.3 金属催化不对称合成 | 第21-22页 |
1.3.4 不对称的Diels-Alder反应 | 第22-23页 |
1.3.5 不对称重组 | 第23页 |
1.3.6 手性助剂 | 第23-24页 |
1.3.7 不对称苄基偶联反应 | 第24页 |
1.3.8 外消旋体的手性拆分 | 第24-25页 |
1.4 螺烯的应用 | 第25-30页 |
1.4.1 不对称催化 | 第25-26页 |
1.4.2 分子机器 | 第26页 |
1.4.3 分子开关 | 第26-27页 |
1.4.4 染料 | 第27页 |
1.4.5 分子识别 | 第27-28页 |
1.4.6 液晶与有机光电器件 | 第28页 |
1.4.7 生物学 | 第28-29页 |
1.4.8 合成碳60 | 第29-30页 |
1.5 选题背景 | 第30-31页 |
第二章 螺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31-64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合成路线 | 第32-33页 |
2.3 仪器与试剂 | 第33-35页 |
2.3.1 仪器 | 第33-34页 |
2.3.2 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2.4 六螺烯的合成 | 第35-41页 |
2.4.1 原料R/S2-3的合成 | 第35-36页 |
2.4.2 化合物2-7和2-10的合成 | 第36-37页 |
2.4.3 六螺烯2-12a,2-12b,2-13a,2-13b的合成 | 第37-39页 |
2.4.4 六螺烯2-15a,2-15b,2-16a,2-16b的合成 | 第39-41页 |
2.5 七螺烯的合成 | 第41-46页 |
2.5.1 七螺烯中间体季膦盐的合成 | 第41-42页 |
2.5.2 溴代七螺烯的合成 | 第42-44页 |
2.5.3 氰基取代七螺烯的合成 | 第44-46页 |
2.6 化合物2-28的合成 | 第46-47页 |
2.6.1 化合物2-28的合成步骤 | 第46页 |
2.6.2 结果与讨论 | 第46-47页 |
2.7 手性联萘酚对螺烯手性的诱导 | 第47-56页 |
2.7.1 手性联萘酚对六螺烯手性构型的诱导 | 第47-51页 |
2.7.2 手性联萘酚对七螺烯手性构型的诱导 | 第51-53页 |
2.7.3 各化合物构型以及比旋光度对比 | 第53-55页 |
2.7.4 结果与讨论 | 第55-56页 |
2.8 碳螺烯的光谱性能研究 | 第56-62页 |
2.8.1 六螺烯的光谱性能研究 | 第56-59页 |
2.8.2 七螺烯的光谱性能测试 | 第59-62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三章 碳螺烯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64-79页 |
3.1 引言 | 第64页 |
3.2 合成路线 | 第64-66页 |
3.3 化合物3-1、3-3的合成 | 第66-67页 |
3.4 化合物3-2、3-4的合成 | 第67-68页 |
3.5 化合物3-5、3-7的合成 | 第68-69页 |
3.6 化合物3-6、3-8的合成 | 第69-70页 |
3.7 螺烯衍生物比旋光度对比分析 | 第70-71页 |
3.8 化合物的单晶数据及CD谱图 | 第71-74页 |
3.9 螺烯衍生物的光谱性能研究 | 第74-77页 |
3.9.1 六螺烯衍生物的光谱性能研究 | 第74-76页 |
3.9.2 七螺烯衍生物的光谱性能研究 | 第76-77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8页 |
附录 | 第88-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