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关于不同性质职业及其活动的创造性的大学生公众观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引言第10-19页
    1.1 关于创造性的评价第10-11页
    1.2 职业的创造性第11-13页
    1.3 公众观的研究方法第13-15页
    1.4 本研究目的和基本思路第15-19页
        1.4.1 本研究的目的第15-16页
        1.4.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6-19页
2.研究一 职业关键词的收集与分析第19-36页
    2.1 目的第19页
    2.2 方法第19页
        2.2.1 被试第19页
        2.2.2 材料第19页
    2.3 过程第19-20页
    2.4 结果第20-33页
        2.4.1 数据预处理第20页
        2.4.2 教师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分析第20-25页
        2.4.3 科学家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分析第25-29页
        2.4.4 作家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分析第29-33页
    2.5 讨论第33-36页
3.研究二 职业高频词(含创新)的相关评定与因子分析第36-49页
    3.1 目的第36页
    3.2 方法第36-39页
        3.2.1 被试第36页
        3.2.2 材料第36-39页
    3.3 过程第39页
    3.4 结果第39-47页
        3.4.1 信度分析第39-40页
        3.4.2 职业评定分值情况第40-41页
        3.4.3 教师职业评定因子分析结果第41-43页
        3.4.4 科学家职业评定因子分析结果第43-45页
        3.4.5 作家职业评定因子分析结果第45-47页
    3.5 讨论第47-49页
4.研究三 职业活动关键词的收集与分析第49-65页
    4.1 目的第49页
    4.2 方法第49页
        4.2.1 被试第49页
        4.2.2 材料第49页
    4.3 过程第49-50页
    4.4 结果第50-63页
        4.4.1 数据预处理第50页
        4.4.2 教育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分析第50-54页
        4.4.3 科研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分析第54-59页
        4.4.4 写作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分析第59-63页
    4.5 讨论第63-65页
5.研究四 活动高频词(含创新)的相关评定与因子分析第65-77页
    5.1 目的第65页
    5.2 方法第65-68页
        5.2.1 被试第65页
        5.2.2 材料第65-68页
    5.3 过程第68页
    5.4 结果第68-75页
        5.4.1 信度分析第68页
        5.4.2 活动评定分值情况第68-70页
        5.4.3 教育活动评定因子分析结果第70-72页
        5.4.4 科研活动评定因子分析结果第72-73页
        5.4.5 写作活动评定因子分析结果第73-75页
    5.5 讨论第75-77页
6.总讨论第77-88页
    6.1 职业及其活动大学生公众观结构第77-85页
        6.1.1 教师与教育公众观结构分析比较第81-82页
        6.1.2 科学家与科研公众观结构分析比较第82-84页
        6.1.3 作家与写作公众观结构分析比较第84-85页
    6.2 对职业及其活动的创造性评分的讨论第85-87页
    6.3 局限与展望第87-88页
7.结论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附录第93-95页
    附录一 职业联想词问卷第93-94页
    附录二 活动联想词问卷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体的创造力水平对创造性产品评价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下一篇:个体工作日睡眠时长与人际冲突的关系--基于自我损耗的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