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4-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3页 |
1.1 生长素 | 第11-14页 |
1.2 生长素对植物逆境胁迫响应的作用 | 第14-16页 |
1.3 生长素对植物株型的影响 | 第16-17页 |
1.4 YUCCA 基因的研究 | 第17-22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页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9页 |
2.1 材料 | 第23-24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2.1.2 菌株与质粒 | 第23页 |
2.1.3 酶及生化试剂 | 第23页 |
2.1.4 主要溶液配方 | 第23页 |
2.1.5 主要仪器 | 第23-24页 |
2.1.6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4页 |
2.2 方法 | 第24-39页 |
2.2.1 小麦 TaYUC 基因序列的克隆 | 第24-29页 |
2.2.2 小麦 TaYUC 基因的序列的分析 | 第29页 |
2.2.3 小麦 TaYUC10 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第29-30页 |
2.2.4 小麦 TaYUC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0-31页 |
2.2.5 小麦 TaYUC11 的亚细胞定位 | 第31-34页 |
2.2.6 小麦 TaYUC 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 第34-39页 |
3 结果分析 | 第39-55页 |
3.1 小麦 TaYUC10 基因全长的克隆与分析 | 第39-42页 |
3.1.1 小麦 TaYUC10 基因全长的克隆 | 第39页 |
3.1.2 小麦 TaYUC10 基因结构和进化分析 | 第39-41页 |
3.1.3 小麦 TaYUC10 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41-42页 |
3.2 小麦 TaYUC11 cDNA 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第42-46页 |
3.2.1 小麦 TaYUC11 cDNA 的克隆 | 第42-43页 |
3.2.2 TaYUC11 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43-45页 |
3.2.3 TaYUC11 基因结构和进化关系分析 | 第45-46页 |
3.3 小麦 TaYUC10 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第46页 |
3.4 小麦 TaYUC 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6-49页 |
3.4.1 TaYUC10 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 | 第46-48页 |
3.4.2 TaYUC11 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 | 第48-49页 |
3.5 小麦 TaYUC11 的亚细胞定位 | 第49-50页 |
3.6 小麦 TaYUC 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 第50-55页 |
3.6.1 TaYUC10 转基因拟南芥性状调查 | 第50-51页 |
3.6.2 TaYUC10 转小麦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1-52页 |
3.6.3 TaYUC10 转小麦基因枪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2-55页 |
3.6.4 TaYUC11 转拟南芥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5页 |
4 讨论 | 第55-58页 |
4.1 小麦 TaYUC 基因的克隆 | 第55-56页 |
4.2 小麦 TaYUC10 基因的定位 | 第56页 |
4.3 小麦 TaYUC 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56-57页 |
4.4 小麦 TaYUC 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 | 第57-58页 |
5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