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s | 第7-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二) 国内现状研究 | 第12-13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 第15-21页 |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 | 第15-18页 |
(一)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发展 | 第15-16页 |
(二)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升级 | 第16-18页 |
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一) 垄断优势理论与区位选择 | 第18页 |
(二)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与区位选择 | 第18-19页 |
(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区位选择 | 第19页 |
(四) 内部化理论和区位选择 | 第19页 |
三、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现状及问题 | 第21-33页 |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发展 | 第21-22页 |
(一) 起步发展阶段 | 第21-22页 |
(二) 加速发展阶段 | 第22页 |
(三) 快速发展阶段 | 第22页 |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现状 | 第22-29页 |
(一)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 | 第23-25页 |
(二)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区位分布 | 第25-28页 |
(三)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现状分析 | 第28-29页 |
三、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一) 价值链上区位分布不均衡,投资存量高度集中 | 第29-30页 |
(二) 发达国家投资比例不高,技术导向型投资不足 | 第30-31页 |
(三) 能源资源投资风险高,价值链区位有待优化 | 第31-33页 |
第4章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价值链分析 | 第33-43页 |
一、全球价值链的微笑曲线分析 | 第33-36页 |
(一) 产品价值链 | 第33-34页 |
(二) 不同行业的产品价值链 | 第34-35页 |
(三) 微笑曲线的变化 | 第35-36页 |
二、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机理 | 第36-38页 |
(一) 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价值链升级的正向影响 | 第36-37页 |
(二) 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价值链升级的负向影响 | 第37-38页 |
三、我国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价值链分析——以吉利汽车为例 | 第38-43页 |
(一) 吉利集团的对外投资区位现状 | 第39-40页 |
(二) 吉利集团投资区位的价值链分析 | 第40-43页 |
第5章 全球价值链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53页 |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 第43-44页 |
(一) 市场寻求型 | 第43页 |
(二) 技术寻求型 | 第43-44页 |
(三) 资源寻求型 | 第44页 |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44-47页 |
(一) 东道国影响因素 | 第44-46页 |
(二) 母国影响因素 | 第46-47页 |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7-53页 |
(一) 变量的选取 | 第47-48页 |
(二) 样本国家的确定 | 第48页 |
(三) 数据的来源与说明 | 第48-49页 |
(四) 建立模型 | 第49页 |
(五) 模型的结论及解释 | 第49-53页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3-58页 |
一、结论 | 第53-54页 |
二、建议 | 第54-58页 |
(一) 政府层面 | 第54-56页 |
(二) 企业层面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