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1-13页
        一、现实背景第11页
        二、理论背景第11-13页
    第二节 研究问题提出第13页
    第三节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一、理论意义第13-14页
        二、实践意义第14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技术路线第14-16页
        一、研究内容第14-15页
        二、研究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第16页
    第六节 可能出现的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7-30页
    第一节 创业相关理论第17-18页
    第二节 创业者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第18-21页
        一、创业者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第18页
        二、创业者自我效能感的维度与测量第18-20页
        三、创业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第20-21页
    第三节 创业资源拼凑的相关研究第21-26页
        一、创业资源拼凑的概念第21-22页
        二、创业资源拼凑的测量及维度第22-23页
        三、创业资源拼凑的类型第23-24页
        四、创业资源拼凑的影响因素与作用结果第24-26页
    第四节 新创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第26-28页
        一、新创企业概念的界定第26页
        二、新创企业绩效的维度与测量第26-27页
        三、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第27-28页
    第五节 环境动态性的相关研究第28-30页
        一、环境动态性的概念界定第28页
        二、环境动态性的维度与测量第28-30页
第三章 理论假设与研究模型第30-37页
    第一节 创业自我效能感以及其四维度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第30-32页
        一、创业自我效能感与新创企业绩效第30页
        二、创新变革与新创企业绩效第30-31页
        三、机会识别与新创企业绩效第31页
        四、风险承担与新创企业绩效第31-32页
        五、关系管理与新创企业绩效第32页
    第二节 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资源拼凑的关系第32-33页
    第三节 创业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第33-34页
    第四节 创业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第34-35页
    第五节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第35-36页
    第六节 设计理论研究模型第36-37页
第四章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第37-42页
    第一节 问卷设计第37页
    第二节 变量测量第37-40页
        一、自变量——创业自我效能感第37-38页
        二、中介变量——创业资源拼凑第38-39页
        三、因变量——新创企业绩效第39-40页
        四、调节变量——环境动态性第40页
        五、控制变量第40页
    第三节 数据收集第40-42页
第五章 实证分析第42-50页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2-43页
    第二节 信度分析与效度检验第43-44页
    第三节 相关分析第44-45页
    第四节 多重共线性检验第45-46页
    第五节 层次回归分析第46-50页
        一、创业资源拼凑中介作用第46-48页
        二、环境动态性调节作用第48-50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50-55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50-53页
        一、研究结论第50-52页
        二、研究启示第52-53页
    第二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53-55页
        一、研究不足第53页
        二、未来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附录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资约束、高管背景与非效率投资
下一篇:BS钢管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