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绪论 | 第7-17页 |
| 一、选题缘由及关键词界定 | 第7-11页 |
| 二、选题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1-15页 |
| 三、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明清民歌审美主体性思想成因分析 | 第17-23页 |
| 第一节 主体性思想形成的社会环境分析 | 第17-20页 |
| 一、政治与经济环境分析 | 第17-19页 |
| 二、思想来源分析 | 第19-20页 |
| 第二节 明清民歌的发展概况及其与文人的关系 | 第20-23页 |
| 第二章 明清民歌集及其文论中的主体性思想 | 第23-51页 |
| 第一节 明清民歌集中的主体性思想 | 第23-42页 |
| 一、冯梦龙民歌集中的主体性思想 | 第23-33页 |
| 二、清代主要民歌集中的主体性思想 | 第33-42页 |
| 第二节 明清民歌文论中的主体性思想 | 第42-51页 |
| 一、张琦民歌文论中的“情本论” | 第42-48页 |
| 二、李开先、袁宏道等人民歌文论中的主体性思想 | 第48-51页 |
| 第三章 明清民歌审美与主体性思想的关系 | 第51-63页 |
| 第一节 民歌审美特征中的主体性思想 | 第51-57页 |
| 一、以情为本的审美思想 | 第51-53页 |
| 二、世俗文化及其审美 | 第53-55页 |
| 三、对“自然”之乐的推崇 | 第55-57页 |
| 第二节 明清民歌审美中人性启蒙的意义 | 第57-59页 |
| 第三节 从明清民歌音乐文化看文人民歌审美中的主体性思想 | 第59-63页 |
| 结论 | 第63-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