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4-19页 |
1.2.1 体系结构 | 第14-15页 |
1.2.2 主要特点 | 第15-17页 |
1.2.3 应用领域 | 第17-18页 |
1.2.4 关键技术 | 第18-19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3页 |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技术研究 | 第23-49页 |
2.1 节点定位的相关术语 | 第23-24页 |
2.2 静态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研究现状 | 第24-36页 |
2.2.1 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 | 第24-30页 |
2.2.2 基于非测距的定位算法 | 第30-34页 |
2.2.3 三维静态节点定位算法研究现状 | 第34-36页 |
2.3 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研究现状 | 第36-45页 |
2.3.1 基于统计的定位算法 | 第36-44页 |
2.3.2 基于非统计的定位算法 | 第44-45页 |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的性能评价指标 | 第45-47页 |
2.5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7-4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静态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究 | 第49-63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定位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50-51页 |
3.3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静态节点定位算法 | 第51-55页 |
3.3.1 预判阶段 | 第51-52页 |
3.3.2 初步定位阶段 | 第52-54页 |
3.3.3 定位细化阶段 | 第54页 |
3.3.4 算法步骤 | 第54-55页 |
3.4 仿真分析 | 第55-61页 |
3.4.1 与标准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较 | 第55-58页 |
3.4.2 与H-Best粒子群优化算法(HPSO)相比较 | 第58-6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三维静态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究 | 第63-79页 |
4.1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三维节点定位算法 | 第63-69页 |
4.1.1 三维定位问题的数学模型 | 第63-64页 |
4.1.2 定位阶段 | 第64-66页 |
4.1.3 仿真分析 | 第66-69页 |
4.2 基于球壳交集的三维节点定位算法 | 第69-78页 |
4.2.1 APIS算法分析 | 第70页 |
4.2.2 基于改进APIS的三维定位算法 | 第70-72页 |
4.2.3 算法步骤 | 第72-73页 |
4.2.4 仿真分析 | 第73-7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基于蒙特卡洛盒的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算法研究 | 第79-93页 |
5.1 引言 | 第79-80页 |
5.2 基于测距的蒙特卡洛盒(RMCB)算法 | 第80-87页 |
5.2.1 采样阶段 | 第81-83页 |
5.2.2 过滤阶段 | 第83-84页 |
5.2.3 生成新样本 | 第84-85页 |
5.2.4 没有锚节点时的位置预测 | 第85-86页 |
5.2.5 锚节点使用规定 | 第86页 |
5.2.6 算法步骤 | 第86-87页 |
5.3 仿真分析 | 第87-91页 |
5.3.1 参数设置 | 第87-88页 |
5.3.2 定位误差分析 | 第88-89页 |
5.3.3 最大移动速度的影响分析 | 第89-90页 |
5.3.4 锚节点数量的影响分析 | 第90页 |
5.3.5 噪声百分比的影响分析 | 第90-9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6章 节点的移动模型对定位算法性能的影响 | 第93-109页 |
6.1 引言 | 第93-94页 |
6.2 四种经典的节点移动模型 | 第94-101页 |
6.2.1 随机漫步移动模型 | 第95-96页 |
6.2.2 随机路点移动模型 | 第96-97页 |
6.2.3 高斯-马尔科夫移动模型 | 第97-99页 |
6.2.4 参考点组移动模型 | 第99-101页 |
6.3 节点移动模型对定位算法性能的影响 | 第101-106页 |
6.3.1 平均邻居锚节点数量 | 第101-103页 |
6.3.2 定位误差 | 第103-104页 |
6.3.3 最大移动速度 | 第104-105页 |
6.3.4 锚节点密度 | 第105页 |
6.3.5 节点密度 | 第105-106页 |
6.4 节点移动模型的使用问题 | 第106-10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09-113页 |
7.1 总结 | 第109-111页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3-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