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宽恕的关系:自尊、感恩的中介作用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页
第1章 问题提出第11-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3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1 理论意义第12-13页
        1.3.2 现实意义第13页
    1.4 变量界定第13-1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4-30页
    2.1 公正世界信念第14-18页
        2.1.1 公正世界信念的概念第14-15页
        2.1.2 公正世界信念的研究趋势第15-17页
        2.1.3 公正世界信念的其他相关研究第17-18页
    2.2 自尊第18-19页
        2.2.1 自尊的概念第18页
        2.2.2 自尊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2.3 感恩第19-22页
        2.3.1 感恩的概念第19-20页
        2.3.2 感恩的相关研究第20-21页
        2.3.3 感恩的测量第21-22页
    2.4 宽恕第22-27页
        2.4.1 宽恕的概念第22-23页
        2.4.2 宽恕的测量第23-24页
        2.4.3 宽恕的相关研究第24-27页
    2.5 公正世界信念、自尊、感恩与宽恕的关系第27-30页
        2.5.1 公正世界信念与宽恕的关系第27页
        2.5.2 公正世界信念、自尊与宽恕的关系第27-28页
        2.5.3 公正世界信念、感恩与宽恕的关系第28-30页
第3章 研究方法第30-36页
    3.1 研究目的第30页
    3.2 研究假设第30页
    3.3 研究对象第30-31页
    3.4 施测程序第31页
    3.5 统计方法第31页
    3.6 研究工具第31-36页
        3.6.1 研究工具及验证性分析第31-34页
        3.6.2 研究工具的效度分析第34-36页
第4章 研究过程与结果第36-46页
    4.1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自尊、感恩、宽恕的基本情况第36-39页
        4.1.1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自尊、感恩、宽恕的总体情况第36页
        4.1.2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自尊、感恩、宽恕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6-39页
    4.2 公正世界信念、自尊、感恩、宽恕的相关关系第39页
    4.3 公正世界信念、自尊、感恩与宽恕的回归关系第39-40页
    4.4 自尊、感恩在公正世界信念与宽恕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检验第40-43页
        4.4.1 公正世界信念、自尊、感恩与宽恕关系的路径模型第40-42页
        4.4.2 公正世界信念、自尊、感恩与宽恕关系的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42-43页
    4.5 公正世界信念与宽恕关系中介模型的跨组一致性检验第43-46页
        4.5.1 公正世界信念与宽恕关系中介模型性别的多群组分析第43-44页
        4.5.2 公正世界信念与宽恕关系中介模型家庭住址的多群组分析第44-45页
        4.5.3 公正世界信念与宽恕关系中介模型年级的多群组分析第45-46页
第5章 分析与讨论第46-55页
    5.1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自尊、感恩、宽恕的特点第46-49页
        5.1.1 公正世界信念、自尊、感恩、宽恕的问卷质量第46页
        5.1.2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自尊、感恩、宽恕的总体情况第46-47页
        5.1.3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自尊、感恩、宽恕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47-49页
    5.2 公正世界信念、自尊、感恩与宽恕的相关关系、回归关系分析第49-50页
    5.3 公正世界信念、自尊、感恩与宽恕关系的中介模型第50-53页
        5.3.1 自尊在公正世界信念与宽恕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第51页
        5.3.2 感恩在公正世界信念与宽恕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第51-52页
        5.3.3 自尊、感恩在公正世界信念与宽恕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第52-53页
    5.4 自尊、感恩在公正世界信念与宽恕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比较第53页
    5.5 公正世界信念与宽恕关系中介模型的跨组一致性第53-54页
    5.6 教育建议第54-55页
第6章 研究展望第55-58页
    6.1 创新之处第55页
    6.2 研究不足第55-56页
        6.2.1 样本的代表性问题第56页
        6.2.2 研究方法的问题第56页
        6.2.3 研究内容的问题第56页
    6.3 研究展望第56-58页
第7章 研究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附录第65-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研究成果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方法研究
下一篇:论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