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数量经济学论文

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14-35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菲利普斯曲线机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5-20页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5-17页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7-20页
    1.3 通货膨胀预期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0-25页
        1.3.1 通货膨胀预期的概念框架第20-21页
        1.3.2 通胀预期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相关文献第21-23页
        1.3.3 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之间关系的研究第23-25页
    1.4 货币政策的相关文献综述第25-32页
        1.4.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过程文献综述第25-27页
        1.4.2 货币规则的相关文献综述第27-32页
    1.5 本文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创新第32-35页
        1.5.1 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安排第32-34页
        1.5.2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34-35页
第2章 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与模型阐述第35-63页
    2.1 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过程和主要进展第35-39页
        2.1.1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第35-36页
        2.1.2 Lipsey“过度需求”模型第36-37页
        2.1.3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菲利普斯曲线第37页
        2.1.4 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对模型的修正第37-39页
    2.2 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第39-47页
        2.2.1 新凯恩斯通货膨胀论第39-42页
        2.2.2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框架第42-45页
        2.2.3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分类第45-46页
        2.2.4 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总结评论第46-47页
    2.3 菲利普斯曲线的三种形式和两种变形形式第47-51页
        2.3.1 “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第47-48页
        2.3.2 “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第48页
        2.3.3 “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第48-50页
        2.3.4 菲利普斯曲线的两种变形形式第50-51页
    2.4 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理论模型第51-57页
        2.4.1 泰勒规则第51-53页
        2.4.2 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下的通货膨胀比较第53-55页
        2.4.3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理论述评第55-57页
    2.5 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STAR) 计量方法第57-63页
        2.5.1 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STAR) 的一般特征第57-60页
        2.5.2 STAR 模型估计的一般过程第60页
        2.5.3 STAR 模型的检验第60-63页
第3章 我国线性菲利普斯曲线估计与经济政策启示第63-78页
    3.1 我国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设定第63-65页
    3.2 通胀预期、产出缺口的设定第65-68页
        3.2.1 通胀预期的设定第65-66页
        3.2.2 产出缺口的设定第66-68页
    3.3 产出缺口和通胀预期的计算第68-71页
        3.3.1 卡尔曼(Kalman) 滤波第68-69页
        3.3.2 模型估计第69-71页
    3.4 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经验分析和计量检验第71-75页
        3.4.1 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经验模型第71-72页
        3.4.2 GMM 方法第72-73页
        3.4.3 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估计结果第73-75页
        3.4.4 模型的稳健性分析第75页
    3.5 本章小结第75-78页
第4章 我国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机制研究第78-92页
    4.1 我国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设定第79-80页
    4.2 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非线性检验第80-84页
        4.2.1 变量的平稳性分析第80-82页
        4.2.2 模型的非线性检验第82-84页
    4.3 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估计第84-89页
    4.4 模型参数的显著性分析第89-90页
    4.5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5章 我国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胀影响关系研究第92-105页
    5.1 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胀关系检验方法第92-97页
        5.1.1 平稳性检验第93-95页
        5.1.2 协整关系检验第95-96页
        5.1.3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第96页
        5.1.4 脉冲响应函数第96-97页
    5.2 通货膨胀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的关系检验第97-100页
        5.2.1 单位根检验第97-98页
        5.2.2 协整检验第98页
        5.2.3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第98-99页
        5.2.4 向量自回归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第99-100页
    5.3 通胀预期管理第100-103页
        5.3.1 通胀预期国内外管理经验第100-101页
        5.3.2 我国通胀预期管理的难点第101-103页
        5.3.3 我国通胀预期管理的途径第103页
    5.4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6章 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胀预期的非对称反应机制研究第105-117页
    6.1 线性泰勒规则第105-107页
    6.2 非线性泰勒规则第107-110页
        6.2.1 非线性泰勒规则STR 模型第108-109页
        6.2.2 非线性及转移函数形式检验第109-110页
    6.3 我国线性泰勒规则的实证分析第110-113页
        6.3.1 数据说明第110页
        6.3.2 单位根检验第110-111页
        6.3.3 线性泰勒规则检验第111-113页
    6.4 我国非线性泰勒规则的实证分析第113-116页
        6.4.1 非线性检验及转移函数形式的确定第113-114页
        6.4.2 非线性泰勒规则模型检验第114-116页
    6.5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结论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34-135页
致谢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营销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啤酒行业为例
下一篇: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绩效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