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序言 | 第9-14页 |
第1章 大学生网民的概念 | 第14-17页 |
1.1 网民的概念 | 第14-16页 |
1.1.1 用频次标准界定 | 第14页 |
1.1.2 用时间标准界定 | 第14-16页 |
1.2 大学生网民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第2章 大学生网民网络应用现状及群体特征分析 | 第17-31页 |
2.1 大学生网民现状描述 | 第17-21页 |
2.1.1 大学生网民的成熟度 | 第17-18页 |
2.1.2 大学生网民的上网习惯 | 第18-20页 |
2.1.3 大学生网民的上网目的 | 第20-21页 |
2.1.4 大学生网民的网络认知 | 第21页 |
2.2 大学生群体与整体网民主要网络应用使用率对比 | 第21-23页 |
2.3 大学生网民的群体特征 | 第23-31页 |
2.3.1 大学生网民的行为特征 | 第23-27页 |
2.3.2 大学生网民的思维方式特征 | 第27-28页 |
2.3.3 大学生网民价值取向特征 | 第28-31页 |
第3章 大学生网民网络应用行为的心理成因分析 | 第31-43页 |
3.1 需要——大学生网民网络应用的直接驱动力 | 第31-34页 |
3.2 从众——大学生网民集群概念上的“随大流” | 第34-35页 |
3.3 宣泄——大学生网民虚拟空间的发泄性代偿 | 第35-36页 |
3.4 利他——大学生网民不计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 第36-38页 |
3.5 窥视——大学生网民颠覆常态的交流新方式 | 第38-39页 |
3.6 成瘾——大学生网民对虚拟世界的病态迷恋 | 第39-43页 |
第4章 不合理的网络应用给大学生网民带来的影响及对策 | 第43-49页 |
4.1 不合理的网络应用给大学生网民带来的影响 | 第43-46页 |
4.1.1 虚拟世界背后的认知失调 | 第43-44页 |
4.1.2 任意宣泄过后的现实焦虑 | 第44-45页 |
4.1.3 伦理失范带来的价值紊乱 | 第45页 |
4.1.4 网络成瘾导致的深度依赖 | 第45-46页 |
4.2 大学生网民网络应用行为的有效引导 | 第46-49页 |
4.2.1 家长教育方法变“放任”为“引导” | 第46-47页 |
4.2.2 学校管理方式变“说教”为“交心” | 第47页 |
4.2.3 学生上网行为变“自由”为“自律”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