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中的“傻子”叙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1章 新时期文学产生“傻子”叙事的背景 | 第13-22页 |
1.1 阐释傻子的概念 | 第13-15页 |
1.2 新时期文学“傻子”形象的来源 | 第15-18页 |
1.3 傻子叙事产生的原因 | 第18-22页 |
1.3.1 社会现实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2 意识形态的流变 | 第19-20页 |
1.3.3 外来思潮的涌入 | 第20-22页 |
第2章 新时期文学中的傻子形象 | 第22-32页 |
2.1 缺失自我的符号化象征 | 第22-25页 |
2.2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向满足 | 第25-32页 |
2.2.1 生命的延续—食物 | 第26-27页 |
2.2.2 情感的寄托—欲望 | 第27-32页 |
第3章 新时期小说中的傻子叙述视角 | 第32-39页 |
3.1 第三人称全知叙述 | 第33-34页 |
3.2 第三人称限制叙述 | 第34-35页 |
3.3 第一人称叙述 | 第35-37页 |
3.4 第一、三人称叙述模式的转换 | 第37-39页 |
第4章 傻子叙事的意义 | 第39-45页 |
4.1 展现历史的背景 | 第39-40页 |
4.2 品析文化的内涵 | 第40-42页 |
4.3 揭露人性的丑恶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