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走出“东方/性”:美国亚裔文学批评及其“华人话语”建构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1-34页
    一 美国亚裔研究的学科概述第11-20页
    二 美国亚裔文学批评概述第20-24页
    三 走出“东方/性”:美国亚裔身份话语的建构之路第24-26页
    四 “华人话语”:批评中的文化建构第26-28页
    五 论文的布局与意义第28-34页
上篇东方的研究视野第34-130页
    第一章 东方主义批评概述第34-56页
        第一节 东方学、东方主义、东方主义批评第34-39页
            一、东方学第34-35页
            二、东方主义第35-36页
            三、东方主义批评的理论基础第36-39页
        第二节 质疑赛义德:《东方主义》的合理性第39-44页
            一、来自东方学家的批评第39-42页
            二、来自西方马克思主义左翼的批判第42-44页
        第三节 东方主义批评的合法性第44-56页
            一、概念辨析:后殖民、后-殖民和后殖民主义第44-51页
            二、东方主义批评:一种基于文本的殖民话语分析第51-56页
    第二章 美国亚裔文学研究中的东方主义批评第56-76页
        第一节 批判刻板形象:东方主义批评的第一阶段第56-64页
            一、种族主义的爱第56-59页
            二、外交谦卑体第59-64页
        第二节 文化研究的气息:东方主义批评的第二阶段第64-71页
            一、开山之作第64-66页
            二、银幕上的东方人第66-71页
        第三节 学术化与分散化:当东方主义批评不再是“显学”第71-76页
            一、“9-11”之后的文化批评语境第71-72页
            二、东方主义批评的再学术化第72-76页
    第三章 美国亚裔文学批评中的“自我东方主义”之辨第76-94页
        第一节 “自我东方主义”与相关概念第76-78页
        第二节 “自我东方主义”的提出:亚裔的男性话语第78-86页
            一、批判“模范族裔”第78-82页
            二、东方的“真实性”第82-86页
        第三节 “自我东方主义”的消解:女性主义话语的介入第86-90页
            一、自我东方主义批评的过度阐释第86-87页
            二、自我东方主义批评的两性分野第87-90页
        第四节 “自我东方主义”的彻底消解:协商政治与差异身份第90-94页
            一、“杂糅性”和“协商政治”第90-92页
            二、“自我东方主义”论争的余韵第92-94页
    第四章 美国亚裔东方主义批评中的“华人话语”建构第94-130页
        第一节 雄性发声:以《致命的拥抱》为案例第94-99页
            一、雄性发声的社会语境第94-96页
            二、致命的拥抱第96-99页
        第二节 套话去魅:以《东方人》为案例第99-111页
            一、“迷思”与“去魅”第99-100页
            二、六种面相第100-111页
        第三节 语域切转:以《从必需到奢侈》为案例第111-118页
            一、亚裔文本联盟第111-114页
            二、反讽的张力第114-118页
        第四节 话语重置:以《语言的铁幕》为案例第118-130页
            一、铁幕里的定位与再定位第118-123页
            二、重置“中国话语”第123-130页
下篇性的批评维度第130-218页
    第五章 “性”的认识轨迹第130-147页
        第一节 性属、性别和性第130-133页
        第二节 从“他者”到“他者的他者”:当代女性主义思想观览第133-140页
            一、“他者”的“迷思”第133-137页
            二、他者的他者第137-140页
        第三节 性的话语秩序:当代西方“性”的发现之旅第140-147页
            一、性话语的历史变迁第140-143页
            二、被建构的“性”第143-147页
    第六章 美国亚裔女性主义批评:类型与特色第147-171页
        第一节 建设亚裔女性话语:法国式的女性主义批评第147-155页
            一、亚裔女性主义批评的话语空间第147-150页
            二、话语亦在不言中第150-155页
        第二节 批判驯服的情调:族裔女性主义批评第155-163页
            一、审美、政治与消费第155-159页
            二、解读“谭恩美现象”第159-163页
        第三节 寻找文化的力量:跨国女性主义批评第163-171页
            一、跨国主义:身体、思想与学科的流动第163-165页
            二、两种亚裔的“跨国性”第165-166页
            三、从形象去魅到文化建构第166-171页
    第七章 美国亚裔性别研究:历史与心理的重构第171-184页
        第一节 亚裔的性话语的变迁第171-177页
            一、性扭曲与性偏转第171-172页
            二、性对立与性解放第172-177页
        第二节 “阉割”:由此及彼的精神分析第177-181页
        第三节 “换装”:重返现场的历史追问第181-184页
    第八章 性批评维度下的“华人话语”建构第184-218页
        第一节 谱系建构:以《两个世界之间》为案例第184-195页
            一、性化的中国第184-185页
            二、边缘化了的学科第185-188页
            三、跨国的文学谱系第188-195页
        第二节 母女叙事:以《母亲的屋子》为案例第195-209页
            一、“母亲”的主体性第195-198页
            二、母亲的话语场第198-209页
        第三节 成长话语:以《华裔美国人的阳刚气质》为案例第209-218页
            一、“李小龙”与“上气”第210-213页
            二、从“男孩”到“男人”第213-218页
结语第218-230页
    一、重思“种族—性的机制”第218-219页
    二、“族裔性”与“中国性”第219-222页
    三、 政治性与文学性第222-226页
    四、跨国时代:“东方/性”的终结?第226-230页
Works Cited第230-235页
中文专著与文献析出文章第235-237页
期刊文章第237-238页
博士学位论文第238-23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239-240页
后记第240-242页

论文共2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末清初政治书写研究--以时代变局中的形象塑造与身份认同为视角
下一篇:清至民国时期宁夏平原的水利开发与环境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