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公共秩序管理论文

“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研究--基于因素链理论的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一、 选题背景第8-9页
        二、 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0-14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3页
        三、 评述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14页
        二、 案例分析法第14-15页
第二章 “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第15-22页
    第一节 “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征与治理现状第15-20页
        一、 “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第15-18页
        二、 “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现状第18-20页
    第二节 “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农村征地纠纷的联系第20-22页
        一、 农村征地纠纷应对不力是“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第20-21页
        二、 “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是农村征地纠纷演变的结果第21-22页
第三章 “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链理论分析第22-34页
    第一节 “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基础第22-25页
        一、 民意转化成民怨形成“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基础第22-23页
        二、 利益协调机制的缺失使积怨转向非理性宣泄第23-25页
        三、 谣言传播加剧事态升级第25页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应急能力第25-29页
        一、 地方政府应对“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不力第25-27页
        二、 地方政府并未建立起社会心理和社会矛盾的预警机制第27-28页
        三、 地方政府缺乏阻止冲突转化和升级的能力第28-29页
    第三节 “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链分析第29-34页
        一、 “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链的概念第29-30页
        二、 单个因素不会诱发“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第30-32页
        三、 因素链的形成使结果由偶然性变为必然性第32-33页
        四、 删除因素链中的关键环节可防治“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第33-34页
第四章 “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防治第34-46页
    第一节 健全完善因素链前端预控机制第34-40页
        一、 建立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第34-35页
        二、 做好应对危机的各项准备工作第35-37页
        三、 提升事前危机预控能力第37-38页
        四、 提高事前冲突化解能力第38-40页
    第二节 强化因素链中端应急机制第40-44页
        一、 正确认识“征地型”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第40-41页
        二、 积极控制社会谣言第41-43页
        三、 正确采取应对手段第43-44页
    第三节 加强因素链后端管理机制第44-46页
        一、 依法追究不同参与主体的责任第44-45页
        二、 加强宣传法制教育,提升群众法律水平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城市新兴人口犯罪侦防对策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公众评估警察绩效的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