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35页 |
·小麦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QTL 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籽粒形状 | 第14页 |
·籽粒硬度 | 第14-15页 |
·籽粒产量及穗部性状QTL 定位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株高QTL 定位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其它性状QTL 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小麦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 | 第19-32页 |
·基因定位的种类与方法 | 第19-20页 |
·QTL 作图原理及QTL 定位的条件 | 第20页 |
·QTL 作图的统计方法 | 第20-22页 |
·QTL 的作图精度 | 第22-23页 |
·条件QTL 和非条件QTL | 第23-31页 |
·QTL 元分析 | 第31-32页 |
·小麦性状QTL 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第32-34页 |
·多QTL 遗传模型 | 第32页 |
·QTL 精细定位 | 第32页 |
·开展QTL 表达谱(即e-QTL)的研究 | 第32页 |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32-34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4-3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5-40页 |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田间实验设计 | 第35-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6页 |
·株高的测定 | 第36页 |
·穗长、穗粒数、小穗数、单株产量、穗粒重和单株穗数的测定方法 | 第36页 |
·籽粒硬度、粒长和千粒重的测定 | 第36页 |
·数据统计和QTL 分析 | 第36-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72页 |
·小麦籽粒硬度的QTL 分析 | 第40-42页 |
·籽粒硬度的表型分析 | 第40-41页 |
·籽粒硬度的加性QTL 分析 | 第41页 |
·籽粒硬度的上位性QTL 分析 | 第41-42页 |
·小麦籽粒粒长的QTL 分析 | 第42-44页 |
·籽粒粒长的表型分析 | 第42-43页 |
·籽粒粒长的加性QTL 分析 | 第43页 |
·粒长的上位性QTL 分析 | 第43-44页 |
·小麦籽粒千粒重的QTL 分析 | 第44-48页 |
·籽粒千粒重的表型分析 | 第44-45页 |
·籽粒千粒重的加性QTL 分析 | 第45-46页 |
·籽粒千粒重的上位性QTL 分析 | 第46-48页 |
·小麦穗长的QTL 分析 | 第48-50页 |
·穗长的表型分析 | 第48-49页 |
·穗长的加性QTL 分析 | 第49-50页 |
·小麦穗粒数的QTL 分析 | 第50-51页 |
·穗粒数的表型分析 | 第50-51页 |
·穗粒数的加性QTL 分析 | 第51页 |
·小麦小穗数的QTL 分析 | 第51-54页 |
·小穗数的表型分析 | 第51-53页 |
·小穗数的加性QTL 分析 | 第53-54页 |
·小麦单株穗数的QTL 分析 | 第54-55页 |
·单株穗数的表型分析 | 第54-55页 |
·单株穗数的加性QTL 分析 | 第55页 |
·小麦穗粒重的条件QTL 分析 | 第55-61页 |
·穗粒重的表型分析 | 第55-57页 |
·穗粒重的条件QTL 分析 | 第57-61页 |
·小麦单株产量的条件QTL 分析 | 第61-67页 |
·单株产量的表型分析 | 第61-62页 |
·单株产量的条件QTL 分析 | 第62-67页 |
·小麦株高的发育动态QTL 分析 | 第67-72页 |
·株高的表现型分析 | 第67页 |
·株高发育动态的非条件QTL 分析 | 第67页 |
·株高生长动态的条件QTL 分析 | 第67-72页 |
4 讨论 | 第72-77页 |
5 结论 | 第77-79页 |
6 创新点 | 第79-80页 |
7 参考文献 | 第80-98页 |
8 致谢 | 第98-99页 |
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99-101页 |
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