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英文摘要 | 第13-16页 |
1 前言 | 第16-25页 |
·QTL 定位方法 | 第17-21页 |
·作图群体的选择 | 第18页 |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18页 |
·QTLs 作图方法 | 第18-19页 |
·小麦N、P、K 利用的QTL 定位 | 第19-21页 |
·氮素的代谢及相关基因分离 | 第21-23页 |
·氮的代谢途径 | 第21页 |
·氮代谢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 | 第21-23页 |
·谷氨酰胺合成酶生理功能 | 第22页 |
·GS1 基因在氮代谢途径中的作用及其基因的功能 | 第22-23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3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31页 |
·水培试验 | 第25-26页 |
·盆栽试验 | 第26-27页 |
·田间试验 | 第27页 |
·TaGS1a 的单倍型分析 | 第27-31页 |
·TaGS1a 基因组DNA(gDNA)序列的分离 | 第28-31页 |
·功能标记TaGS1a-CAPS 与小麦苗期、籽粒相关性状的关联与QTL 分析 | 第31页 |
·数据分析 | 第31-33页 |
·相关分析及遗传力的计算 | 第31页 |
·QTL 分析 | 第31-32页 |
·关联分析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82页 |
·小麦苗期不同N、P、K 处理下营养相关性状的QTL 分析 | 第33-53页 |
·表型变异 | 第33页 |
·相关分析 | 第33-35页 |
·QTL 分析 | 第35-53页 |
·小麦不同N 处理下苗期营养相关性状和产量、籽粒相关性状的QTL 分析 | 第53-72页 |
·表型变异 | 第53页 |
·相关分析 | 第53-54页 |
·QTL 分析 | 第54-72页 |
·水培试验 | 第54页 |
·盆栽试验 | 第54页 |
·QTL 簇 | 第54-72页 |
·小麦N 代谢相关基因TaGS1a 的单倍型分析及其与小麦苗期、籽粒性状的QTL 分析 | 第72-82页 |
·TaGS1a 基因的结构分析 | 第72页 |
·60 份小麦材料的TaGS1a 基因的SNPs、InDels 差异 | 第72-77页 |
·功能标记TaGS1a-CAPS 的开发与定位 | 第77-78页 |
·苗期性状和籽粒形状与TaGS1a 之间的关联与QTL 分析 | 第78-82页 |
4 讨论 | 第82-95页 |
·N、P、K 营养吸收利用的QTL 定位 | 第82-84页 |
·N、P、K 营养元素的协同吸收利用现象 | 第84-91页 |
·不同N 水平下,苗期相关性状与产量、籽粒性状的QTL 共定位 | 第91-93页 |
·TaGS1a 基因的等位变异及功能标记的开发、功能推测 | 第93-95页 |
·TaGS1a 基因的等位变异 | 第93页 |
·TaGS1a 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功能推测 | 第93-95页 |
5 结论 | 第95-98页 |
·小麦苗期不同N、P、K 处理下营养相关性状的QTL 分析 | 第95页 |
·小麦不同N 处理下营养相关性状和产量、籽粒相关性状的QTL 分析 | 第95-96页 |
·N、P、K 的协同吸收利用现象 | 第96页 |
·小麦N 代谢相关基因TaGS1a 的单倍型分析及其与小麦苗期、籽粒性状的关联分析与QTL 分析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1页 |
附录 | 第111-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30-131页 |
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第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