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证券市场风险防范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0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4-15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1.2.1 理论意义第15页
        1.2.2 现实意义第15-16页
    1.3 研究的方法第16-17页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第17-18页
    1.5 主要创新及不足处第18-20页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0-33页
    2.1 国外文献综述第20-28页
        2.1.1 股市市场风险度量理论第20-24页
        2.1.2 证券市场风险防范研究第24页
        2.1.3 市场风险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相关研究第24-26页
        2.1.4 证券市场和金融风险的演化理论第26-28页
    2.2 国内文献综述第28-33页
        2.2.1 股市市场风险度量第28-29页
        2.2.2 证券市场风险防范第29-31页
        2.2.3 市场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第31-33页
第3章 证券市场风险防范的相关理论第33-46页
    3.1 基本理论第33-34页
        3.1.1 证券市场风险的宏观定义第33页
        3.1.2 证券市场风险的分类第33-34页
    3.2 证券市场风险的成因理论第34-41页
    3.3 证券市场失灵风险防范理论第41-43页
    3.4 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理论第43-44页
    3.5 政府救市理论第44-46页
第4章 证券市场风险指标体系及预警实证分析第46-74页
    4.1 证券市场风险的指标体系第46-55页
        4.1.1 市盈率第46-49页
        4.1.2 广义货币(M2)增长率第49-51页
        4.1.3 股票波动率第51-53页
        4.1.4 高额市场交易总量第53-55页
    4.2 股市风险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第55-65页
        4.2.1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第55-56页
        4.2.2 平稳性检验第56-58页
        4.2.3 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第58-61页
        4.2.4 模型检验第61-62页
        4.2.5 模型预警响应结构第62-65页
    4.3 政策因素对我国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第65-74页
        4.3.1 含政策影响的股市压力指数模型构建第65-66页
        4.3.2 政策因素的分类第66-70页
        4.3.3 关于政策影响的研究假设第70-71页
        4.3.4 政策影响模型实证研究第71-74页
第5章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进程及主要风波的反思第74-104页
    5.1 我国证券市场历史演进第74-77页
        5.1.1 历史背景第74-75页
        5.1.2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第75-77页
    5.2 中国证券市场经历的主要风波及影响第77-92页
        5.2.1 中国证券市场经历的主要风波第77-84页
        5.2.2 股灾过程中发生的三次冲击第84-88页
        5.2.3 股灾带来的影响第88-89页
        5.2.4 造成2015年股灾的深层次原因分析第89-92页
    5.3 股灾暴露出来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第92-104页
        5.3.1 投资者结构不合理加剧风险第92-94页
        5.3.2 制度性缺陷导致股市运行效率低第94-98页
        5.3.3 政府监管职能偏差第98-100页
        5.3.4 信息公开化程度低第100-104页
第6章 海外证券市场风险防范比较与借鉴第104-122页
    6.1 海外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第104-114页
        6.1.1 欧盟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第104-105页
        6.1.2 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第105页
        6.1.3 美国和德国证券市场发行制度第105-108页
        6.1.4 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第108页
        6.1.5 美国证券业非政府组织监管体系第108-110页
        6.1.6 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第110页
        6.1.7 美国受害者司法救济监管层次第110-111页
        6.1.8 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第111页
        6.1.9 美国证券市场退市机制第111-113页
        6.1.10 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第113-114页
    6.2 海外证券市场的交易机制第114-117页
        6.2.1 市场断路措施与暂停交易第114-116页
        6.2.2 涨跌幅限制措施第116页
        6.2.3 限速交易第116-117页
        6.2.4 专家或市场中介人调节第117页
    6.3 海外政府的救市措施第117-122页
        6.3.1 杠杆驱动型股灾第117-118页
        6.3.2 经济泡沫型股灾第118-119页
        6.3.3 热钱、汇率引致型股灾第119-120页
        6.3.4 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第120-122页
第7章 我国证券市场风险防范对策与建议第122-134页
    7.1 宏观层面风险防范第122-125页
    7.2 证券市场交易环节风险防范第125-131页
    7.3 优化金融环境层面的风险防范第131-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50页
致谢第150-15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下一篇:后发企业技术追赶能力获取路径研究--基于技术发展情境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