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16-3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6-1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1.2.1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 第19页 |
1.2.2 对目前我国该研究领域的空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 第19-20页 |
1.2.3 促进我国税收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税制 | 第20页 |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20-25页 |
1.3.1 税收调节 | 第20页 |
1.3.2 居民收入 | 第20-21页 |
1.3.3 贫富差距 | 第21页 |
1.3.4 收入分配 | 第21-22页 |
1.3.5 公平和税收公平 | 第22-23页 |
1.3.6 税制结构 | 第23页 |
1.3.7 直接税与间接税 | 第23-2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4.1 实地调研法 | 第25页 |
1.4.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5页 |
1.4.3 数理分析方法 | 第25页 |
1.4.4 比较研究法 | 第25-26页 |
1.5 主要内容、创新及不足 | 第26-30页 |
1.5.1 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1.5.2 创新 | 第27-29页 |
1.5.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29-3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30-42页 |
2.1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定位 | 第30-31页 |
2.1.1 国外研究 | 第30页 |
2.1.2 国内研究 | 第30-31页 |
2.2 累进性的测度方法 | 第31-32页 |
2.2.1 局部度量法 | 第31页 |
2.2.2 全局度量法 | 第31-32页 |
2.3 税制结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第32-34页 |
2.3.1 国外研究 | 第32-33页 |
2.3.2 国内研究 | 第33-34页 |
2.4 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第34-36页 |
2.4.1 国外研究 | 第34-35页 |
2.4.2 国内研究 | 第35-36页 |
2.5 财产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第36-37页 |
2.5.1 国外研究 | 第36页 |
2.5.2 国内研究 | 第36-37页 |
2.6 流转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第37-40页 |
2.6.1 国外研究 | 第37-38页 |
2.6.2 国内研究 | 第38-40页 |
2.7 研究评述 | 第40-42页 |
3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42-60页 |
3.1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理论基础 | 第42-49页 |
3.1.1 马克思主义分配公平理论 | 第42-43页 |
3.1.2 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43-44页 |
3.1.3 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 第44-46页 |
3.1.4 Thomas Piketty收入分配理论 | 第46-48页 |
3.1.5 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公平原则 | 第48-49页 |
3.2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机理分析 | 第49-52页 |
3.2.1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方式 | 第49页 |
3.2.2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具体手段 | 第49-50页 |
3.2.3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传导机制 | 第50-52页 |
3.2.4 分配公平与税制之间的关系 | 第52页 |
3.3 税收收入分配效应的测量方法 | 第52-57页 |
3.3.1 整体视角 | 第53-55页 |
3.3.2 结构视角 | 第55-57页 |
3.4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局限性分析 | 第57-60页 |
3.4.1 市场机制不健全制约了税收调节效应的发挥 | 第57-58页 |
3.4.2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范围有限 | 第58页 |
3.4.3 税收仅仅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 | 第58-59页 |
3.4.4 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 第59页 |
3.4.5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税收的调节功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 第59-60页 |
4 我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60-74页 |
4.1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 第60-67页 |
4.1.1 居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情况 | 第60页 |
4.1.2 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基本情况 | 第60-62页 |
4.1.3 居民收入差距的三个层次 | 第62-67页 |
4.2 我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67-74页 |
4.2.1 我国税制结构的现状及变化 | 第67-69页 |
4.2.2 我国税收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9-74页 |
5 我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效应分析 | 第74-82页 |
5.1 我国税收规模的基本情况 | 第75-76页 |
5.2 VEC模型简介 | 第76-77页 |
5.2.1 VEC模型的产生 | 第76页 |
5.2.2 VEC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76-77页 |
5.2.3 VEC模型的优点 | 第77页 |
5.3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效应分析 | 第77-81页 |
5.3.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第77-79页 |
5.3.2 实证分析 | 第79-81页 |
5.4 结论 | 第81-82页 |
6 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第82-116页 |
6.1 我国所得税基本情况分析 | 第82-83页 |
6.1.1 所得税增长态势分析 | 第82-83页 |
6.1.2 所得税内部结构分析 | 第83页 |
6.2 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分析 | 第83-110页 |
6.2.1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85-88页 |
6.2.2 不同收入阶层再分配效应分析 | 第88-95页 |
6.2.3 不同区域再分配效应分析 | 第95-100页 |
6.2.4 不同行业再分配效应分析 | 第100-105页 |
6.2.5 不同要素结构再分配效应分析 | 第105-110页 |
6.3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再分配效应不佳的原因分析 | 第110-114页 |
6.3.1 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偏低 | 第110-111页 |
6.3.2 分类征收模式存在缺陷 | 第111-113页 |
6.3.3 征管不力,难以监控高收入群体 | 第113-114页 |
6.4 结论 | 第114-116页 |
7 财产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第116-142页 |
7.1 我国财产税的现状分析 | 第116-120页 |
7.1.1 财产税总体情况分析 | 第116-118页 |
7.1.2 财产税内部结构分析 | 第118-120页 |
7.2 财产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 | 第120-124页 |
7.2.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第121-122页 |
7.2.2 实证分析 | 第122-124页 |
7.3 房产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124-131页 |
7.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125页 |
7.3.2 实证分析 | 第125-131页 |
7.4 契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第131-135页 |
7.4.1 契税基本情况分析 | 第131-133页 |
7.4.2 契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 | 第133-134页 |
7.4.3 影响契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发挥的因素分析 | 第134-135页 |
7.5 财产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微弱的原因分析 | 第135-140页 |
7.5.1 财产税比重较低,内部结构不稳定 | 第135-138页 |
7.5.2 现有财产税税制设计上的先天不足 | 第138-139页 |
7.5.3 遗产与赠与税等重要财产税种的缺失 | 第139页 |
7.5.4 税收征管上的软肋 | 第139-140页 |
7.6 结论 | 第140-142页 |
8 流转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第142-180页 |
8.1 我国流转税制的变化情况 | 第142-145页 |
8.1.1 增值税 | 第143-144页 |
8.1.2 营业税 | 第144页 |
8.1.3 消费税 | 第144-145页 |
8.2 流转税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 第145-175页 |
8.2.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145-147页 |
8.2.2 增值税的收入分配效应 | 第147-158页 |
8.2.3 营业税的收入分配效应 | 第158-163页 |
8.2.4 消费税的收入分配效应 | 第163-171页 |
8.2.5 流转税的收入分配效应 | 第171-175页 |
8.3 流转税逆向调节的原因分析 | 第175-177页 |
8.3.1 增值税方面 | 第175-176页 |
8.3.2 营业税方面 | 第176页 |
8.3.3 消费税方面 | 第176-177页 |
8.4 结论 | 第177-180页 |
9 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180-198页 |
9.1 样本国家的选取 | 第180-181页 |
9.2 OECD国家的国际经验 | 第181-191页 |
9.2.1 OECD国家中高收入阶段人均GDP的基本情况 | 第181-182页 |
9.2.2 OECD国家的税制结构 | 第182-187页 |
9.2.3 OECD国家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 | 第187-190页 |
9.2.4 以美国为代表的OECD国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税收政策 | 第190-191页 |
9.3 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国际经验 | 第191-196页 |
9.3.1 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191-192页 |
9.3.2 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税制结构 | 第192-194页 |
9.3.3 新兴经济体国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 | 第194-196页 |
9.4 借鉴与启示 | 第196-198页 |
9.4.1 优化税制结构 | 第196页 |
9.4.2 充分发挥税收调控体系的协同作用 | 第196-197页 |
9.4.3 税收征管制度的完善是税收发挥调节效应的前提 | 第197-198页 |
10 增强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的对策建议 | 第198-222页 |
10.1 总体思路 | 第198-199页 |
10.1.1 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优化税制结构 | 第198页 |
10.1.2 完善税收调节体系,发挥税收调节合力 | 第198页 |
10.1.3 建立适合自然人纳税的税收征管体系 | 第198-199页 |
10.1.4 把税收放在整个财政的框架内综合评估财税政策的调节效应 | 第199页 |
10.1.5 把财政调节放在整个经济的范围考虑其调节效应 | 第199页 |
10.2 增强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的对策建议 | 第199-218页 |
10.2.1 所得税的调整和完善 | 第199-203页 |
10.2.2 财产税的调整和完善 | 第203-214页 |
10.2.3 流转税的调整和完善 | 第214-218页 |
10.3 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配套改革措施 | 第218-221页 |
10.3.1 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规范初次收入分配秩序 | 第218-219页 |
10.3.2 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 第219页 |
10.3.3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第219-221页 |
10.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21-222页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第22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24-236页 |
后记 | 第2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