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序言 | 第17-19页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研究导论 | 第19-39页 |
第一节 问题域、研究范畴及研究意义 | 第19-25页 |
一、问题引入 | 第19-20页 |
二、学理思辨 | 第20-22页 |
三、理论意义 | 第22-23页 |
四、实践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文献分析 | 第25-30页 |
一、文献的定类与定量 | 第25-29页 |
(一)第一类——关于领袖的研究 | 第25-26页 |
(二)第二类——关于权威的研究 | 第26-28页 |
(三)第三类——关于领袖权威的研究 | 第28-29页 |
二、文献的定性 | 第29-30页 |
第三节 解释框架的构建 | 第30-33页 |
一、论证框架 | 第30-32页 |
二、逻辑建构 | 第32-33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创新 | 第33-39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33-36页 |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法 | 第33-34页 |
(二)新制度主义与结构功能研究法 | 第34页 |
(三)定量、定性研究法 | 第34-35页 |
(四)跨学科研究法 | 第35页 |
(五)案例研究法 | 第35页 |
(六)比较研究法 | 第35-36页 |
(七)文献研究法 | 第36页 |
二、理论创新 | 第36-39页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概念界定 | 第39-79页 |
第一节 领袖 | 第39-49页 |
一、领袖 | 第39-43页 |
(一)领袖词源的学理考察 | 第39-41页 |
(二)领袖概念的厘定 | 第41-42页 |
(三)领袖的分类 | 第42-43页 |
二、政党的领袖 | 第43-46页 |
(一)政党 | 第43-45页 |
(二)政党的领袖 | 第45-46页 |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袖 | 第46-49页 |
第二节 权威 | 第49-65页 |
一、权威 | 第49-55页 |
(一)权威词源的学理考察 | 第49-50页 |
(二)权威概念的厘定 | 第50-53页 |
(三)权威的分类 | 第53-55页 |
二、政党领袖的权威 | 第55-65页 |
(一)政党、权威的一元理论连接 | 第55-57页 |
(二)政党、领袖、权威的二元理论连接 | 第57-58页 |
(三)政党领袖的内生、外生权威与内生、外生变量 | 第58-60页 |
(四)政党领袖权威的特点 | 第60-62页 |
(五)政党领袖权威的作用 | 第62-65页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 | 第65-79页 |
一、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内涵 | 第65-67页 |
(一)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客观实在性 | 第65-67页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概念的界定 | 第67页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外延 | 第67-79页 |
(一)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与中央权威 | 第69-71页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与党内民主 | 第71-74页 |
(三)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与依法治国 | 第74-77页 |
(四)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与群众路线 | 第77-79页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理论解析 | 第79-103页 |
第一节 系统论——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理论框架 | 第79-84页 |
一、权威形态体系与新制度主义的融合 | 第80-81页 |
(一)权威理论的建构 | 第80-81页 |
(二)新制度主义的融合 | 第81页 |
二、政党政治的分析框架 | 第81-82页 |
(一)政党、国家、社会的基本分析结构 | 第81-82页 |
(二)结构与功能——关于研究对象的导入 | 第82页 |
三、历史与文化、个体与群体分析结构 | 第82-84页 |
(一)历史与文化——基于政治生态的视角 | 第82-83页 |
(二)个体与群体——基于政治心理的视角 | 第83-84页 |
第二节 发生论——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生成机制 | 第84-94页 |
一、中国共产党领袖内生权威 | 第85-89页 |
(一)领袖职务 | 第85-86页 |
(二)领袖思想 | 第86-87页 |
(三)领袖素养 | 第87-89页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外生权威 | 第89-94页 |
(一)历史的需要 | 第89-90页 |
(二)政党的凝聚 | 第90-92页 |
(三)社会的认同 | 第92-94页 |
第三节 权变论——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影响变量 | 第94-103页 |
一、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内生变量 | 第95-99页 |
(一)党内民主的耦合 | 第96页 |
(二)纵横分权的架构 | 第96-98页 |
(三)政党精英的兴替 | 第98-99页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外生变量 | 第99-103页 |
(一)政治作风——领袖权威的形象嵌入 | 第99-100页 |
(二)政治作为——领袖权威的绩效嵌入 | 第100-101页 |
(三)政治认同——领袖权威的文化嵌入 | 第101-103页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历史考察 | 第103-139页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的领袖权威 | 第103-110页 |
一、领袖权威的生成 | 第104-107页 |
二、领袖权威的发展 | 第107-109页 |
三、领袖权威的巩固 | 第109-110页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建设时期的领袖权威 | 第110-115页 |
一、领袖权威的继承 | 第111-112页 |
二、领袖权威的强化 | 第112-113页 |
三、领袖权威的突变 | 第113-114页 |
四、领袖权威的衰退 | 第114-115页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改革时期的领袖权威 | 第115-118页 |
一、领袖权威的重塑——内生权威 | 第116-117页 |
二、领袖权威的重塑——外生权威 | 第117-118页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历史分析 | 第118-139页 |
一、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客观优势 | 第119-128页 |
(一)前进与先进——人类历史的推动 | 第119-123页 |
(二)核心与旗帜——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具象 | 第123-124页 |
(三)传统与遗产——历史文化优势的法理形塑 | 第124-128页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变移的破译 | 第128-132页 |
(一)权威的动态性 | 第128-131页 |
(二)权威的稳定度 | 第131-132页 |
三、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推广价值 | 第132-134页 |
(一)“Charisma”型领袖权威的理论推广 | 第132-133页 |
(二)革命型、改革型领袖权威的政治镜像 | 第133-134页 |
四、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历史启示 | 第134-139页 |
(一)历史与文化的种差 | 第134-136页 |
(二)法理权威的制度形塑 | 第136-139页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现实分析 | 第139-181页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新挑战与新要求 | 第140-146页 |
一、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新挑战 | 第141-143页 |
(一)政党现代化 | 第141-142页 |
(二)文化多元化 | 第142-143页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权威的新要求 | 第143-146页 |
(一)领袖的革新 | 第144页 |
(二)权威的更新 | 第144-146页 |
第二节 加强领袖集团的政治统领 | 第146-161页 |
一、领袖集团——自身建设 | 第147-154页 |
(一)领袖集团的能力素质 | 第148-150页 |
(二)领袖集团的作风形象 | 第150-152页 |
(三)政党精英的更迭输送 | 第152-154页 |
二、领袖集团——政党整合 | 第154-161页 |
(一)思想凝聚力——意识形态的嵌入 | 第155-156页 |
(二)组织内聚力——权力架构的嵌入 | 第156-157页 |
(三)纪律约束力——党规党纪的嵌入 | 第157-159页 |
(四)政治信仰力——目标纲领的嵌入 | 第159-160页 |
(五)形象威慑力——战略思维的嵌入 | 第160-161页 |
第三节 改善领袖集团的施政实践 | 第161-172页 |
一、施政方式 | 第162-167页 |
(一)科学施政 | 第163-164页 |
(二)民主施政 | 第164-166页 |
(三)依法施政 | 第166-167页 |
二、施政内容 | 第167-172页 |
(一)社会再整合 | 第167-170页 |
(二)经济再驱动 | 第170-171页 |
(三)改革再发力 | 第171-172页 |
第四节 优化领袖权威的认同体系 | 第172-181页 |
一、以人为本的权威认同体系 | 第173-175页 |
(一)人民权威 | 第173-174页 |
(二)人本关怀 | 第174-175页 |
二、法理内涵的权威认同体系 | 第175-181页 |
(一)政治制度 | 第177-178页 |
(二)政治文化 | 第178-179页 |
(三)政治绩效 | 第179-181页 |
结论 | 第181-194页 |
一、论证中的主要观点 | 第181-186页 |
二、权威博弈的三个维度 | 第186-191页 |
(一)好“制度”还是好“领袖”? | 第186页 |
(二)趋“魅力”还是趋“法理”? | 第186-187页 |
(三)要“民主”还是要“权威”? | 第187-191页 |
三、结语与展望——“法”与“魅”的制度嵌入 | 第191-194页 |
参考文献 | 第194-206页 |
一、中文著作 | 第194-198页 |
二、中文译著 | 第198-200页 |
三、重要文件 | 第200页 |
四、外文著作 | 第200-201页 |
五、中文期刊 | 第201-203页 |
六、学位论文 | 第203-204页 |
七、报纸文章 | 第204-205页 |
八、电子文献 | 第205-206页 |
后记 做一名维护中央权威的坚定前行者 | 第206-212页 |
致谢 | 第212-2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