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20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三、论文结构 | 第16-20页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本质意蕴 | 第20-46页 |
第一节 价值 | 第20-31页 |
一、价值的本质 | 第20-28页 |
二、价值的特性 | 第28-31页 |
第二节 价值观念 | 第31-39页 |
一、价值观念的本质内涵 | 第31-35页 |
二、价值观念的内在结构 | 第35-37页 |
三、价值观念的影响因素 | 第37-39页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 第39-42页 |
一、核心价值观念 | 第39-41页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内涵 | 第41-42页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 | 第42-46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内涵 | 第42-44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影响因素 | 第44-46页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思想渊源 | 第46-86页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理想 | 第46-61页 |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 | 第46-53页 |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理想 | 第53-61页 |
第二节 中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 | 第61-72页 |
一、中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主要概况 | 第61-63页 |
二、中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基本内容 | 第63-68页 |
三、中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理论特征 | 第68-72页 |
第三节 西方文化近现代价值观念 | 第72-86页 |
一、西方文化近现代价值观念的总体概况 | 第72-75页 |
二、西方文化近现代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 | 第75-80页 |
三、西方文化近现代价值观念的基本特征 | 第80-86页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 | 第86-131页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现实基础 | 第86-101页 |
一、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 第86-93页 |
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 第93-101页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基本内容 | 第101-111页 |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101-106页 |
二、社会公正 | 第106-111页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内容 | 第111-131页 |
一、人本 | 第111-115页 |
二、公正 | 第115-117页 |
三、共富 | 第117-120页 |
四、民主 | 第120-123页 |
五、包容 | 第123-127页 |
六、和谐 | 第127-131页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的意义 | 第131-149页 |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遵循 | 第131-139页 |
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第131-133页 |
二、维护人民当家作主地位 | 第133-135页 |
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第135-137页 |
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第137-139页 |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抓手 | 第139-143页 |
一、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 第139-141页 |
二、推动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 | 第141-142页 |
三、促进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 第142-143页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 第143-149页 |
一、塑造和平发展的良好国际形象 | 第144-145页 |
二、建构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 | 第145-147页 |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 第147-149页 |
结语 | 第149-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63页 |
后记 | 第163-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