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介孔过渡金属氧化物对甲烷C-H 键活化及甲烷催化燃烧反应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5页
    1.1 引言第13-14页
    1.2 甲烷活化转化途径第14-21页
        1.2.1 物理方法活化转化甲烷第15-16页
        1.2.2 活化甲烷的生物技术第16-17页
        1.2.3 化学方法活化转化甲烷第17-21页
    1.3 介孔过渡金属氧化物在甲烷活化中的应用第21-26页
        1.3.1 介孔金属氧化物合成概述第21-22页
        1.3.2 介孔金属氧化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第22-26页
    1.4 掺杂介孔金属氧化物的性能及应用第26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内容第26-28页
    参考文献第28-35页
第二章 有序介孔α-Fe_2O_3对甲烷C-H键活化的研究第35-65页
    2.1 引言第35-36页
    2.2 实验部分第36-46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36-38页
        2.2.2 催化剂的制备第38页
        2.2.3 计算方法及模型建立第38-39页
        2.2.4 表征与活性测试第39-46页
    2.3 催化剂对甲烷C-H键活化性能测试第46-58页
        2.3.1 介孔α-Fe_2O_3和α-Fe_2O_3纳米粒子活化甲烷C-H键的温度第46-47页
        2.3.2 介孔α-Fe_2O_3催化活性起源的探究第47-58页
    2.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第三章 掺杂对有序介孔α-Fe_2O_3活化甲烷C-H键性能的影响第65-84页
    3.1 前言第65-66页
    3.2 实验部分第66-76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66-67页
        3.2.2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第67-68页
        3.2.3 催化剂表征第68-76页
        3.2.4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装置及分析方法第76页
    3.3 催化剂对甲烷C-H键的催化活化第76-81页
        3.3.1 掺杂介孔a -Fe_2O_3活化甲烧G-H键的反应温度第76-77页
        3.3.2 掺杂介孔α-Fe_2O_3活化甲烷C-H键催化活性的讨论分析第77-81页
    3.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第四章 有序介孔锰氧化物活化转化甲烷的性能研究第84-102页
    4.1 引言第84-85页
    4.2 实验部分第85-89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85-86页
        4.2.2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第86-87页
        4.2.3 催化剂表征与活性测试第87-89页
    4.3 材料催化活性的研究第89-98页
        4.3.1 介孔MnO_2,Mn_2O_3和Mn_3O_4活化C-H键和燃烧反应的活性第89-91页
        4.3.2 介孔MnO_2催化活性起源的探究第91-94页
        4.3.3 介孔结构的作用第94-98页
    4.4 本章小结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2页
第五章 介孔Co_3O_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甲烷催化燃烧性能第102-123页
    5.1 引言第102-103页
    5.2 实验部分第103-108页
        5.2.1 试剂与仪器第103-104页
        5.2.2 催化剂的制备第104页
        5.2.3 表征与活性测试第104-108页
    5.3 催化剂的甲烷催化燃烧反应性能第108-116页
        5.3.1 不同形貌Co_3O_4纳米材料的反应活性第108-110页
        5.3.2 催化活性原因的探究第110-116页
    5.4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3页
第六章 介孔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转化甲烷的活性比较及规律总结第123-143页
    6.1 引言第123页
    6.2 实验部分第123-129页
        6.2.1 试剂与仪器第123-125页
        6.2.2 催化剂的制备第125-126页
        6.2.3 催化剂表征与活性测试第126-129页
    6.3 材料组成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第129-134页
        6.3.1 几种不同组分介孔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甲烷燃烧的活性比较第129-130页
        6.3.2 介孔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活性的探究第130-134页
    6.4 材料的晶态晶相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第134-136页
    6.5 材料催化活性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第136-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3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143-146页
附录:科研成果第146-147页
致谢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含糖聚电解质纳米凝胶的制备及其在药物传输领域的应用
下一篇:羰基化合物以及衍生物的绿色催化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