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锅炉论文--理论论文

基于烟气再循环的工业锅炉天然气低氮燃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25页
    1.1 NO_X生成机理第10-12页
    1.2 影响NO_X生成因素第12-14页
    1.3 低氮燃烧技术第14-22页
        1.3.1 分级燃烧技术第14-16页
        1.3.2 贫燃预混燃烧技术第16-17页
        1.3.3 烟气再循环技术第17-19页
        1.3.4 无焰燃烧技术第19-20页
        1.3.5 旋流燃烧技术第20-21页
        1.3.6 各种低氮燃烧技术对比第21-22页
    1.4 本文研究任务第22-25页
第2章 1.4MW烟气再循环低氮燃烧器中试实验研究第25-41页
    2.1 实验系统第25-30页
        2.1.1 低氮燃烧器第25-26页
        2.1.2 中试试验系统介绍第26-30页
    2.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0-40页
        2.2.1 低氮燃烧器特性第30-35页
        2.2.2 烟气再循环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第35-38页
        2.2.3 烟气再循环对燃烧稳定性的作用第38-40页
    2.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数值模拟及分析第41-68页
    3.1 引言第41-42页
    3.2 旋流燃烧器数值模拟第42-54页
        3.2.1 湍流模型与燃烧模型第43页
        3.2.2 化学反应机理第43-44页
        3.2.3 计算方法第44-46页
        3.2.4 不同湍流模型对比第46-49页
        3.2.5 不同甲烷机理对比第49-51页
        3.2.6 悉尼大学标准旋流燃烧器模拟分析第51-54页
    3.3 中试实验低氮燃烧器数值模拟第54-66页
        3.3.1 计算方法第54-55页
        3.3.2 结果分析第55-66页
    3.4 本章结论第66-68页
第4章 燃烧器模化放大及工业示范研究第68-80页
    4.1 引言第68-71页
    4.2 燃烧器的放大设计第71-73页
    4.3 示范工程第73-78页
        4.3.1 示范工程简介第73-74页
        4.3.2 燃烧系统第74-76页
        4.3.3 示范工程NO_x排放结果及分析第76-78页
    4.4 本章结论第78-80页
第5章 结论第80-83页
    5.1 本文工作总结第80-82页
    5.2 今后工作展望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致谢第87-8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父母教养方式、师生关系与青少年学业倦怠: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效应
下一篇:吸附式自动锁螺丝机机构的设计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