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群众路线论文

新形势下群众路线的实践难题探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24页
    1.1 选题的意义第12页
    1.2 研究现状综述第12-21页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21-24页
        1.3.1 研究思路第21-22页
        1.3.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3.3 创新之处第23-24页
第二章 干部队伍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制约群众路线的公信力第24-37页
    2.1 “四风”问题仍旧存在第24-29页
        2.1.1 “四风”问题的具体表现第24-28页
        2.1.2 “四风”问题直接影响党的形象第28-29页
    2.2 权力腐败与潜规则的表现第29-33页
        2.2.1 权力腐败与潜规则的表现第29-32页
        2.2.2 权力腐败与潜规则损害公平正义第32-33页
    2.3 以权钱为轴心的利益凝结与代际传递第33-37页
        2.3.1 权钱交易的复杂性与隐蔽性第33-35页
        2.3.2 权力代际传递导致社会群体的隔阂第35-37页
第三章 群众路线对象的新变化使群众路线面临着新的挑战第37-49页
    3.1 群众主体分层与离散第38-42页
        3.1.1 群众内涵日益丰富第38-39页
        3.1.2 群众构成的多元化第39-41页
        3.1.3 群众角色的复杂化第41-42页
    3.2 群众的利益博弈与冲突第42-45页
        3.2.1 不合理利益格局引发阶层利益冲突第43-44页
        3.2.2 不同社会地位导致群众价值观分化第44-45页
    3.3 群众的认同淡化与分歧第45-49页
        3.3.1 成分的多元化导致认同降低第45-46页
        3.3.2 利益的多元化导致认同降低第46-47页
        3.3.3 社会诉求差异导致认同降低第47-49页
第四章 思想观念与方式方法滞后影响着群众路线的现实效果第49-62页
    4.1 群众路线的理念偏差第49-56页
        4.1.1 经验主义第50-51页
        4.1.2 教条主义第51-54页
        4.1.3 懒政思维第54-56页
    4.2 群众工作实践方式滞后第56-62页
        4.2.1 话语体系陈旧第56-58页
        4.2.2 组织动员滞后第58-59页
        4.2.3 实践平台匮乏第59-62页
第五章 新形势下群众路线实践难题的反思第62-74页
    5.1 群众路线的制度化缺失第62-63页
    5.2 群众路线的社会公信力降低第63-66页
        5.2.1 形式主义的存在消减了群众路线的影响力第63-64页
        5.2.2 实践效果的缺乏降低了群众路线的说服力第64-65页
        5.2.3 干群关系的疏离影响了群众路线的聚合力第65-66页
    5.3 党员领导干部的进取意识松懈第66-70页
        5.3.1 宗旨意识淡薄第66-67页
        5.3.2 敬业精神不强第67-68页
        5.3.3 进取动力不足第68-70页
    5.4 精英思维与精英路线第70-74页
        5.4.1 精英思维导致群众的边缘化第70-72页
        5.4.2 精英路线削弱群众的参与度第72-74页
结语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邓小平基础产业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
下一篇:状态焦虑和奖惩刺激对注意转换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