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焦虑与转换功能 | 第13-17页 |
2.1.1 焦虑 | 第13-14页 |
2.1.2 转换功能 | 第14-15页 |
2.1.3 焦虑对转换功能的影响 | 第15-17页 |
2.2 奖惩刺激与转换功能 | 第17-19页 |
2.2.1 奖惩刺激 | 第17-18页 |
2.2.2 奖惩刺激对转换功能的影响 | 第18-19页 |
2.3 注意控制理论在运动员群体中的适用性 | 第19页 |
3 前人研究的局限与本研究的设计 | 第19-23页 |
3.1 前人研究局限 | 第19-21页 |
3.2 研究设计 | 第21-22页 |
3.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3.4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3页 |
4 预研究奖惩刺激对状态焦虑的影响 | 第23-26页 |
4.1 目的 | 第23页 |
4.2 方法 | 第23-26页 |
4.2.1 研究设计 | 第23-24页 |
4.2.2 参与者 | 第24页 |
4.2.3 工具与材料 | 第24-25页 |
4.2.4 程序 | 第25-26页 |
4.2.5 统计方法 | 第26页 |
4.3 结果 | 第26页 |
4.4 讨论 | 第26页 |
5 研究1状态焦虑和奖惩刺激对被动可预测性转换功能的影响 | 第26-38页 |
5.1 目的 | 第26-27页 |
5.2 方法 | 第27-29页 |
5.2.1 研究设计 | 第27页 |
5.2.2 参与者 | 第27页 |
5.2.3 工具与材料 | 第27-28页 |
5.2.4 程序 | 第28-29页 |
5.2.5 统计方法 | 第29页 |
5.3 结果 | 第29-35页 |
5.3.1 状态焦虑的操控检查 | 第29-30页 |
5.3.2 状态焦虑和奖惩刺激对被动可预测性转换任务正确率的影响 | 第30-32页 |
5.3.3 状态焦虑和奖惩刺激对被动可预测性转换任务转换代价的影响 | 第32-34页 |
5.3.4 状态焦虑和奖惩刺激对被动可预测性转换任务主观努力程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5.4 讨论 | 第35-38页 |
5.4.1 操作成绩 | 第35-36页 |
5.4.2 转换代价 | 第36-37页 |
5.4.3 主观努力程度 | 第37-38页 |
6 研究2状态焦虑和奖惩刺激对被动不可预测性转换功能的影响 | 第38-48页 |
6.1 目的 | 第38页 |
6.2 方法 | 第38-40页 |
6.2.1 研究设计 | 第38-39页 |
6.2.2 参与者 | 第39页 |
6.2.3 工具与材料 | 第39页 |
6.2.4 程序 | 第39-40页 |
6.2.5 统计方法 | 第40页 |
6.3 结果 | 第40-46页 |
6.3.1 状态焦虑的操控检查 | 第40-41页 |
6.3.2 状态焦虑和奖惩刺激对被动不可预测性转换任务正确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6.3.3 状态焦虑和奖惩刺激对被动不可预测性转换任务转换代价的影响 | 第42-45页 |
6.3.4 状态焦虑和奖惩刺激对被动不可预测性转换任务主观努力程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6.4 讨论 | 第46-48页 |
6.4.1 操作成绩 | 第47页 |
6.4.2 转换代价 | 第47页 |
6.4.3 主观努力程度 | 第47-48页 |
7 研究3状态焦虑和奖惩刺激对主动性转换功能的影响 | 第48-57页 |
7.1 目的 | 第48页 |
7.2 方法 | 第48-50页 |
7.2.1 研究设计 | 第48页 |
7.2.2 参与者 | 第48-49页 |
7.2.3 工具与材料 | 第49页 |
7.2.4 程序 | 第49-50页 |
7.2.5 统计方法 | 第50页 |
7.3 结果 | 第50-56页 |
7.3.1 状态焦虑的操控检查 | 第50-51页 |
7.3.2 状态焦虑和奖惩刺激对主动性转换任务正确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7.3.3 状态焦虑和奖惩刺激对主动性转换任务转换代价的影响 | 第52-54页 |
7.3.4 状态焦虑和奖惩刺激对主动性转换任务主观努力程度的影响 | 第54-56页 |
7.4 讨论 | 第56-57页 |
7.4.1 操作成绩 | 第56页 |
7.4.2 转换代价 | 第56页 |
7.4.3 主观努力程度 | 第56-57页 |
8 总讨论 | 第57-63页 |
8.1 检验注意控制理论及其在运动员群体中的适用性 | 第57-59页 |
8.2 状态焦虑与奖惩刺激对转换功能的影响 | 第59-61页 |
8.3 转换功能研究范式的纵向分析 | 第61-62页 |
8.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9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