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太阳能电池简介 | 第11-13页 |
1.2.1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1.2.2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 第12-13页 |
1.3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13-20页 |
1.3.1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 第13-15页 |
1.3.2 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 第15页 |
1.3.3 CIGS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1.3.4 溶液法制备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工作 | 第20-23页 |
1.4.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20-21页 |
1.4.2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7页 |
第二章 CIGSSe吸收层薄膜制备条件的探索 | 第27-42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CIGSSe薄膜制备条件的探索 | 第28-35页 |
2.2.1 CIGSSe薄膜制备的一般过程 | 第28-29页 |
2.2.2 乙二胺的物理化学特性 | 第29-32页 |
2.2.3 乙二胺与乙二硫醇的不同比例对CIGSSe薄膜制备的影响 | 第32-33页 |
2.2.4 预处理温度对CIGSSe薄膜制备的影响 | 第33-35页 |
2.3 CIGSSe薄膜硒化条件的探索 | 第35-39页 |
2.3.1 硒粉量对硒化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2 溶液浓度对硒化的影响 | 第36页 |
2.3.3 升温速率对硒化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4 硒化方式对硒化的影响 | 第37-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三章 以硫属化合物为原料制备CIGSSe薄膜太阳能电池 | 第42-54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43页 |
3.2.2 实验过程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1页 |
3.3.1 吸收层薄膜的厚度对CIGSSe电池的影响 | 第44-47页 |
3.3.2 CIGSSe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表征 | 第47-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第四章 以铜、铟、镓和硒单质为原料制备CIGSe薄膜太阳能电池 | 第54-66页 |
4.1 引言 | 第54-5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55-56页 |
4.2.2 实验过程 | 第56-5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4.3.1 CIGSe溶液的配制 | 第57页 |
4.3.2 CIGSe薄膜的XRD、SEM及EDS表征 | 第57-60页 |
4.3.3 CIGSe电池的J-V及EQE表征 | 第60页 |
4.3.4 非肼溶液与肼溶液法制备的电池的比较 | 第60-61页 |
4.3.5 CIGSe薄膜的硒化条件的优化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66页 |
5.2 问题和展望 | 第66-68页 |
5.2.1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66-67页 |
5.2.2 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硕士期间发表和已完成的工作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