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9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1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15-17页
    五、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一章 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开展情况调研第19-44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9-21页
        一、研究对象第19-20页
        二、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第21-26页
        一、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筛选题目、析出因子第21-25页
        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第25-26页
    第三节 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运用要素的处理与分析第26-39页
        一、性别差异第26-28页
        二、年级差异第28-31页
        三、学校类型差异第31-34页
        四、学习情况差异第34-36页
        五、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差异第36-39页
    第四节 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运用的相关问题的处理与分析第39-43页
        一、辅导员工作情况的分析第39-40页
        二、高校在德育中对心理疏导的重视情况分析第40-41页
        三、高校德育与心理疏导的融合情况分析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二章 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开展问题与分析第44-57页
    第一节 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开展问题的表现第44-50页
        一、大学生对德育中的心理疏导缺乏认知、需求程度不高第44-46页
        二、辅导员在德育中运用心理疏导限制较多第46-47页
        三、高校德育内容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第47-48页
        四、高校对大学生的德育缺乏针对性第48-49页
        五、心理疏导运用于高校德育中效果不明显第49-50页
    第二节 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开展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0-56页
        一、高校德育与心理疏导联结性较差第50-51页
        二、辅导员职业条件与专业限制第51-52页
        三、高校对德育中的心理疏导重视程度不够第52-54页
        四、高校德育没有“与时俱进”第54-55页
        五、高校缺乏完善的心理疏导德育工作机制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加强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运用的策略第57-65页
    第一节 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宣传机制第57-59页
        一、家庭的支持与配合第57-58页
        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第58-59页
        三、高校合理有效的宣传第59页
    第二节 中心、学院、寝室“三位一体”队伍建设机制第59-60页
        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业心理专家第59-60页
        二、学院辅导员承担相应心理疏导职责第60页
        三、寝室配备具备心理疏导能力的公寓辅导员第60页
    第三节 学校、班级、寝室“三位一体”心理防御机制第60-62页
        一、学校成立心理疏导预警联络组第61页
        二、班级选拔心理委员第61-62页
        三、寝室选拔心理联络员第62页
    第四节 心理咨询、心理课堂、心理活动“三位一体”运行机制第62-64页
        一、高校建立专业的心理疏导咨询平台第62-63页
        二、有针对性的开设心理疏导课堂第63-64页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疏导实践活动第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 1:心理疏导在高校德育中的开展情况调查第71-75页
附录 2:对高校辅导员的访谈提纲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水平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地方高校教学督导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