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体育论文

苏州与台北两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路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0-22页
    1.1 选题依据第10-11页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4页
        1.3.1 终身教育第12页
        1.3.2 终身学习第12-13页
        1.3.3 继续教育第13页
        1.3.4 教师在职培训第13-14页
        1.3.5 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第14页
    1.4 文献综述第14-22页
        1.4.1 国内中小学教师及体育教师培训的研究第14-19页
        1.4.2 国外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2-26页
    2.1 研究对象第22页
    2.2 研究方法第22-26页
        2.2.1 文献资料法第22页
        2.2.2 比较分析法第22页
        2.2.3 问卷调查法第22-25页
        2.2.4 数理统计法第25页
        2.2.5 访谈法第25-26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6-63页
    3.1 苏州与台北两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整体结构特征分析第26-30页
        3.1.1 苏州与台北两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性别构成情况第26-27页
        3.1.2 苏州与台北两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年龄构成情况第27页
        3.1.3 苏州与台北两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教龄(任教年资)构成情况第27-28页
        3.1.4 苏州与台北两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最高学历构成情况第28-29页
        3.1.5 苏州与台北两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任教前科系构成情况第29页
        3.1.6 苏州与台北两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任教职务构成情况第29-30页
        3.1.7 苏州与台北两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在职培训情况第30页
    3.2 苏州与台北两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分析第30-59页
        3.2.1 在职培训法令与规章制度第30-33页
        3.2.2 在职培训组织机构第33-35页
        3.2.3 在职培训经费来源第35-37页
        3.2.4 在职培训动机第37-41页
        3.2.5 在职培训时间安排第41-45页
        3.2.6 在职培训的内容第45-50页
        3.2.7 在职培训方式第50-52页
        3.2.8 在职培训授课教师第52-56页
        3.2.9 在职培训考核与评价第56-59页
    3.3 苏州与台北两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在职培训的总体评价第59-63页
        3.3.1 与其它科任教师相比在职培训机会第59-60页
        3.3.2 政府与学校对在职培训的重视程度第60-61页
        3.3.3 对在职培训总体满意度第61-63页
4 结论与建议第63-67页
    4.1 结论第63-64页
    4.2 建议第64-67页
5 参考文献第67-71页
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1-72页
7 附录第72-84页
8 致谢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培养体校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高中语文课堂学生互评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