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表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 青铜金刚石砂轮 | 第15页 |
1.3 砂轮的结构化 | 第15-16页 |
1.4 砂轮结构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0-22页 |
第2章 短脉冲激光微结构化砂轮试验平台搭建 | 第22-30页 |
2.1 前言 | 第22页 |
2.2 砂轮表面激光微结构化原理 | 第22页 |
2.3 脉冲紫外激光器扫描系统 | 第22-25页 |
2.3.1 紫外激光器 | 第22-24页 |
2.3.2 振镜式激光扫描系统 | 第24-25页 |
2.4 平面磨床 | 第25-26页 |
2.5 光纤激光器 | 第26页 |
2.6 微结构化试验平台 | 第26-27页 |
2.7 主要测试仪器 | 第27-30页 |
2.7.1 超景深三维显微镜 | 第27-28页 |
2.7.2 精密粗糙度测试仪 | 第28页 |
2.7.3 视频显微镜 | 第28-30页 |
第3章 短脉冲激光微结构化工艺参数研究 | 第30-47页 |
3.1 前言 | 第30页 |
3.2 试验装置与材料 | 第30-32页 |
3.2.1 试验装置 | 第30-31页 |
3.2.2 试验材料 | 第31-32页 |
3.3 砂轮表面激光微结构化沟槽的设计 | 第32-35页 |
3.3.1 微结构化沟槽宽度与沟槽深度的选择 | 第32-33页 |
3.3.2 微结构化沟槽宽度与沟槽深度的测量方法 | 第33-34页 |
3.3.3 微结构化沟槽的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3.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5-45页 |
3.4.1 激光功率密度对微结构化效果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2 激光道数与道间距对微结构化效果的影响 | 第37-40页 |
3.4.3 激光光斑重叠率对微结构化沟槽质量的影响 | 第40-43页 |
3.4.4 循环扫描次数对微结构化沟槽深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3.4.5 微结构化沟槽宽度与沟槽深度对沟槽形成过程的影响分析 | 第44-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激光表面微结构化砂轮的制备与磨削试验研究 | 第47-61页 |
4.1 前言 | 第47页 |
4.2 试验部分 | 第47-50页 |
4.2.1 试验材料与装置 | 第47-49页 |
4.2.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49-50页 |
4.3 激光表面微结构化金刚石砂轮的制备 | 第50-56页 |
4.3.1 微结构化沟槽密度分析 | 第50-53页 |
4.3.2 微结构化沟槽角度分析 | 第53-55页 |
4.3.3 两种激光表面微结构化金刚石砂轮的制备 | 第55-56页 |
4.4 表面激光微结构化金刚石砂轮磨削对比 | 第56-60页 |
4.4.1 工件表面微观形貌对比 | 第56-57页 |
4.4.2 工件表面粗糙度对比 | 第57-58页 |
4.4.3 砂轮磨削比对比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