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一、绪论第11-21页
    (一)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1-13页
        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18页
        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2. 研究方法第18页
    (四) 本文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18-19页
        1. 创新之处第18-19页
        2. 不足之处第19页
    (五)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9-21页
        1. 关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内涵第19-20页
        2. 关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含义第20-21页
二、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一般理论第21-29页
    (一)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诸要素分析第21-23页
        1.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治理主体第21页
        2.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治理结构第21-22页
        3. 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治理方式第22-23页
        4.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治理内容第23页
    (二)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依据第23-27页
        1.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第24-25页
        2.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第25-26页
        3. 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第26-27页
    (三)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27-29页
        1.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指导思想第27页
        2.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第27-29页
三、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的概述第29-39页
    (一) 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第29-32页
        1. 基层治理主体单一第29-30页
        2. 基层治理的行政主体之间权责划分不清晰第30页
        3. 基层治理机制设计存在缺陷第30-31页
        4. 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单一化第31-32页
        5. 基层治理的相关法制保障不足第32页
    (二) 当前国内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成功实践第32-37页
        1. "一核多元,五力共治"的城市基层治理体制第33-35页
        2. 创新365城市社会治理体制第35-37页
    (三) 当前国内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成功实践的启示第37-39页
        1.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第37页
        2. 构建多元主体治理格局第37页
        3. 把握转变政府职能的实质第37-39页
四、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对策建议第39-48页
    (一) 理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行政管理主体的横向关系第39-41页
        1. 明确基层政府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的角色定位第39-40页
        2. 改革街道和居委会的管理体制第40-41页
    (二) 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纵向关系第41-42页
        1. 大力培育基层社会组织第41-42页
        2. 积极探索城市居民自治实现的有效形式第42页
    (三) 积极构建以社区自治为重点的新型城市基层治理结构第42-43页
    (四) 加快治理机制建设第43-46页
        1. 建立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第43-45页
        2. 建立"社工+义工"联动发展机制第45-46页
    (五) 加快治理方式的创新第46-48页
        1. 实施民主化的治理方式第46页
        2. 采用信息化、网格化相结合的治理方式第46-47页
        3. 运用多样化的治理方式第47-48页
五、总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职业生涯高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退缩行为的中介作用和个人传统性的调节作用
下一篇:解决我国医患矛盾的政府职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