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IOCP结构的P2P节点选择与分割混合模型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论文研究目的第14页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第14-15页
    1.5 论文组织结构第15-17页
2 相关知识研究第17-28页
    2.1 TCP/IP协议第17-18页
    2.2 Windows Socket第18页
    2.3 Winsock I/O第18-22页
    2.4 多线程技术第22页
    2.5 P2P网络拓扑结构分类第22-26页
        2.5.1 集中目录式P2P网络模型第22-24页
        2.5.2 完全分布式P2P网络模型第24-25页
        2.5.3 分层式P2P网络模型第25-26页
    2.6 小结第26-28页
3 基于逆向技术的IOCP底层结构研究第28-35页
    3.1 IOCP原理介绍第28页
    3.2 IOCP内核实现机制第28-31页
        3.2.1 CreateIoCompletionPort函数内核机制第28-30页
        3.2.2 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函数内核机制第30-31页
        3.2.3 PostQueuedCompletionStatus函数内核机制第31页
    3.3 IOCP高性能原因分析与总结第31-32页
    3.4 IOCP在网络I/O模型中的性能比较与总结第32-34页
        3.4.1 测试说明和测试环境第32页
        3.4.2 测试结果第32-33页
        3.4.3 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第33-34页
    3.5 小结第34-35页
4 自组织多级超级节点拓扑构造方法研究第35-45页
    4.1 相关研究第35页
    4.2 系统模型定义第35-37页
    4.3 网络自组织第37-41页
        4.3.1 节点加入第37-38页
        4.3.2 超级节点选择算法第38-39页
        4.3.3 分割算法第39-41页
        4.3.4 节点退出第41页
    4.4 实验分析第41-44页
        4.4.1 实验环境与说明第41-42页
        4.4.2 实验结果分析第42-44页
    4.5 小结第44-45页
5 基于IOCP的底层通信架构设计第45-52页
    5.1 系统分析第45-46页
    5.2 IOCP底层通信框架总体设计第46-47页
    5.3 IOCP底层通信模块划分与介绍第47-50页
    5.4 小结第50-52页
6 自组织P2P网络系统设计第52-59页
    6.1 自组织P2P网络系统总体描述第52-54页
        6.1.1 注册服务器功能简述第53页
        6.1.2 P2P客户端功能简述第53-54页
    6.2 数据通信第54-55页
    6.3 路由表节点信息第55-56页
    6.4 心跳检测第56-57页
    6.5 资源管理第57-58页
        6.5.1 资源共享第57页
        6.5.2 资源下载第57页
        6.5.3 资源搜索第57-58页
    6.6 节点管理第58页
    6.7 小结第58-59页
7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7.1 总结第59-60页
    7.2 下一步工作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虚拟机部署的容错即服务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QoS预测的Web服务推荐算法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