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越南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4.1 理论创新 | 第16页 |
1.4.2 实践创新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8页 |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7-21页 |
2.1.1 归国劳动力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2 就业政策的概念 | 第18-20页 |
2.1.3 归国劳动力再就业政策 | 第20-21页 |
2.2 科学制定越南归国劳动力再就业政策的必要性 | 第21-25页 |
2.2.1 出于更加有效使用归国劳动力的需求 | 第21-23页 |
2.2.2 从国家融入国际经济体系需要出发 | 第23-25页 |
2.3. 科学制定越南归国劳动力再就业政策的重要性 | 第25-28页 |
2.3.1 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 | 第25-26页 |
2.3.2 使用归国劳动力有利于我们学习到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 | 第26-27页 |
2.3.3 有利于加强与国际社会的联系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越南归国劳动力再就业政策: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8-39页 |
3.1 越南归国劳动力情况概况 | 第28-29页 |
3.1.1 归国劳动力概况 | 第28页 |
3.1.2 归国劳动力的特质 | 第28-29页 |
3.2 越南归国劳动力再就业公共政策发展过程 | 第29-30页 |
3.3 目前越南归国劳动力再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30-34页 |
3.3.1 帮助就业方面 | 第30-31页 |
3.3.2 辅助投资经营生产 | 第31-32页 |
3.3.3 优惠贷款方面 | 第32页 |
3.3.4 培训政策方面 | 第32-33页 |
3.3.5 重新融入群体政策方面 | 第33-34页 |
3.4 越南归国劳动力再就业政策取得的成效 | 第34-35页 |
3.4.1 归国劳动力就业政策体系越来越丰富和完善 | 第34页 |
3.4.2 为归国劳动力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 第34页 |
3.4.3 为归国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 第34-35页 |
3.5 越南归国劳动力再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3.5.1 帮助和辅助再就业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 第35页 |
3.5.2 为归国劳动力推介就业的政策效果还不高 | 第35-36页 |
3.5.3 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 第36页 |
3.5.4 归国劳动力就业相关政策不配套,不完善 | 第36页 |
3.6 越南归国劳动力再就业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39页 |
3.6.1 政府管理归国劳动力的经验不足 | 第36-37页 |
3.6.2 对归国劳动力再就业管理流程方面存在断层 | 第37页 |
3.6.3 对归国劳动力情况掌握不够精确 | 第37-38页 |
3.6.4 缺乏专职的管理部门 | 第38页 |
3.6.5 归国劳动力职业资格能力的认证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完善越南归国劳动力再就业政策的思考 | 第39-47页 |
4.1 制定合适的政策目标 | 第39-40页 |
4.1.1 调查、分析、统计、预见归国劳动力 | 第39-40页 |
4.1.2 制定归国劳动力就业政策目标与人力资源使用政策总体目标 | 第40页 |
4.2 建立和完善归国劳动力再就业的中央与地方主管机构 | 第40-41页 |
4.3 建立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机制 | 第41-42页 |
4.4 完善归国劳动力再就业的各项政策 | 第42-44页 |
4.4.1 完善有助于归国劳动力再就业的财政政策 | 第42-43页 |
4.4.2 重新融入社会生活的相关政策 | 第43页 |
4.4.3 重新培训职业政策 | 第43-44页 |
4.5 有效执行归国劳动力再就业政策 | 第44-47页 |
4.5.1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 第44-45页 |
4.5.2 做好归国劳动力再就业政策的宣传广告工作 | 第45-46页 |
4.5.3 提高管理干部的能力水平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