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纯粹经济损失的含义 | 第11-18页 |
一、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 | 第11-14页 |
(一) 国外立法及学者对纯粹经济损失的定义 | 第11-12页 |
(二) 我国学者对纯粹经济损失的定义 | 第12-13页 |
(三) 笔者的观点 | 第13-14页 |
二、纯粹经济损失的特征 | 第14-16页 |
(一) 财产利益性 | 第14页 |
(二) 独立性 | 第14-15页 |
(三) 无形性 | 第15-16页 |
三、纯粹经济损失与相关概念比较 | 第16-18页 |
(一) 纯粹经济损失与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 | 第16页 |
(二) 纯粹经济损失与积极损害和消极损害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纯粹经济损失救济问题的比较法考察 | 第18-31页 |
一、英美法系对纯粹经济损失救济的理论和态度 | 第18-25页 |
(一) 英国法 | 第18-20页 |
(二) 美国法 | 第20-23页 |
(三) “排除责任规则”理论依据 | 第23-25页 |
二、大陆法系对纯粹经济损失救济的理论和态度 | 第25-29页 |
(一) 德国法 | 第25-28页 |
(二) 法国法 | 第28-29页 |
三、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比较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我国纯粹经济损失类型化 | 第31-44页 |
一、运输通道、公共市场和公用设施资源关闭导致的类型 | 第31-34页 |
(一) 情况介绍及社会现状 | 第31-32页 |
(二) 司法实践 | 第32-34页 |
二、专家责任类型 | 第34-38页 |
(一) 社会现状 | 第34页 |
(二) 司法实践 | 第34-38页 |
三、环境污染类型 | 第38-39页 |
(一) 社会现状 | 第38-39页 |
(二) 司法实践 | 第39页 |
四、第三人侵害债权类型 | 第39-42页 |
(一) 概述 | 第39-40页 |
(二) 司法实践 | 第40-42页 |
五、其他纯粹经济损失类型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关于纯粹经济损害赔偿立法规制 | 第44-54页 |
一、纯粹经济损失救济的必要性和限制性 | 第44-46页 |
(一) 对“排除责任规则”主要政策因素的质疑 | 第44-45页 |
(二) 纯粹经济损失救济的必要性和有限性 | 第45-46页 |
二、纯粹经济损失侵权救济的法律依据 | 第46-47页 |
三、侵权责任的限制因素 | 第47-52页 |
(一) 损害 | 第48页 |
(二) 过错 | 第48-51页 |
(三) 因果关系 | 第51-52页 |
四、对纯粹经济损失保护的其他建议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