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绪论 | 第7-18页 |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7-8页 | 
| 1.1.2 选题意义 | 第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3 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 第14页 | 
| 1.3 研究框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14-18页 | 
| 1.3.1 研究框架 | 第14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1.3.4 创新点 | 第17-18页 | 
| 2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第18-23页 | 
| 2.1 国外风险管理理论发展概述 | 第18-19页 | 
| 2.1.1 以安全和保险为特征的传统风险管理阶段 | 第18页 | 
| 2.1.2 以“内部控制和控制纯粹风险”为特征的风险管理 | 第18-19页 | 
| 2.1.3 以“风险管理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相结合”为特征的全面风险管理 | 第19页 | 
| 2.2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 | 第19-21页 | 
| 2.2.1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 | 第19-20页 | 
| 2.2.2 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建立 | 第20-21页 | 
| 2.2.3 内部控制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 | 第21页 | 
| 2.3 中国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情况 | 第21-23页 | 
| 2.3.1 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制度建立 | 第21-22页 | 
| 2.3.2 风险管理制度相关法规制度 | 第22-23页 | 
| 3 A 工程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情况 | 第23-28页 | 
| 3.1 工程行业全面风险管理发展状况 | 第23-24页 | 
| 3.1.1 工程建设行业风险管理的特点 | 第23页 | 
| 3.1.2 工程建设行业风险管理发展状况 | 第23-24页 | 
| 3.2 A工程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 第24-28页 | 
| 3.2.1 A工程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发展情况概述 | 第24-25页 | 
| 3.2.2 A工程公司全面风险的运行情况 | 第25-28页 | 
| 4 A工程公司风险管理评估 | 第28-37页 | 
| 4.1 建立风险评估基础 | 第28-29页 | 
| 4.2 进行目标设置与分解 | 第29-30页 | 
| 4.3 开展风险识别 | 第30-31页 | 
| 4.4 进行风险分析 | 第31-33页 | 
| 4.5 风险评价 | 第33-37页 | 
| 4.5.1 评估公司的重大风险 | 第33-34页 | 
| 4.5.2 公司风险管理策略 | 第34-35页 | 
| 4.5.3 重大风险解决方案 | 第35-37页 | 
| 5 A工程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 | 第37-42页 | 
| 5.1 A工程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 5.1.1 未设立独立运行的风险管理机构 | 第37页 | 
| 5.1.2 没有单独对海外项目进行风险评估 | 第37页 | 
| 5.1.3 全面风险管理建设的信息化不足 | 第37页 | 
| 5.1.4 没有建立全面风险预警机制 | 第37-38页 | 
| 5.1.5 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 第38页 | 
| 5.2 A工程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措施 | 第38-42页 | 
| 5.2.1 建立全独立的风险管理机构和三道防线风险管理体系 | 第38-39页 | 
| 5.2.2 提高公司海外项目风险管理水平 | 第39-40页 | 
| 5.2.3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 第40页 | 
| 5.2.4 建立全面风险预警机制 | 第40页 | 
| 5.2.5 培养公司风险管理文化 | 第40-42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 6.1 主要结论和建议 | 第42页 | 
| 6.2 需要继续研究的内容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附录:A工程公司风险调查问卷表 | 第45-47页 | 
| 个人简介 | 第47-49页 |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49-51页 | 
| 第二导师简介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