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8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 基本范畴与基本理论 | 第13-16页 |
1.基本范畴 | 第13-14页 |
2.基本理论 | 第14-16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五) 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一、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的现状及研究的必要性 | 第18-25页 |
(一) 发展现状 | 第18-23页 |
1.政府门户网站普及率较高 | 第18页 |
2.政府门户网站的内容丰富 | 第18-20页 |
3.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加大 | 第20页 |
4.服务功能进一步深化 | 第20-22页 |
5.咨询投诉渠道畅通 | 第22-23页 |
(二) 研究的特殊性 | 第23页 |
(三) 研究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二、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一) 政府门户网站定位不明确重视度低 | 第25-26页 |
(二) 政府门户网站与政务工作结合度松散 | 第26-27页 |
(三) 用户针对性不强网站服务不便捷、不丰富 | 第27页 |
(四) 政府门户网站页面布局不清晰栏目规划不合理 | 第27-28页 |
(五) 政府门户网站内容整合度不高 | 第28-29页 |
三、从内蒙古政府门户网站探寻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9-31页 |
(一) 现实层面的原因 | 第29页 |
(二) 体制机制层面的原因 | 第29页 |
(三) 用户层面的原因 | 第29-30页 |
(四) 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不完善 | 第30页 |
(五) 缺乏一套系统的、制度化的、完善的内容保障机制 | 第30-31页 |
四、境外经验借鉴 | 第31-42页 |
(一) 美国政府门户网站(USA.GOV) | 第31-35页 |
1.以政府门户网站为平台,搭建全面、快捷、人性化的服务框架 | 第32-33页 |
2.统筹整合,建设流畅、高效、协调的电子政府 | 第33-35页 |
(二) 加拿大政府门户网站(WWW.CANADA.GC.CA) | 第35-37页 |
1.根据用户类别组织网站构建,突破了政府部门间的职能界限 | 第36页 |
2.根据用户需求规划服务主题,提供完整、细致的服务 | 第36页 |
3.根据服务用户的宗旨整合资源,拓大服务提供者的范围 | 第36-37页 |
(三) 新加坡政府门户网站(WWW.GOV.SG) | 第37-39页 |
1.按照用户需要对服务主题进行分类,采取多种接入服务主题方式 | 第38页 |
2.加大协调部门和整合资源的力度,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办事服务 | 第38-39页 |
(四) 香港特区政府门户网站(WWW.GOV.HK) | 第39-42页 |
1.政府网页板块 | 第39页 |
2.政府服务专栏 | 第39-40页 |
3.政府资讯板块 | 第40页 |
4.新闻板块 | 第40-41页 |
5.香港特区政府门户网站特色分析 | 第41-42页 |
五、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42-54页 |
(一) 政府门户网站定位要明确 | 第42页 |
(二) 政府门户网站首页设计和栏目设置要科学合理 | 第42-46页 |
1.政府信息发布 | 第43-44页 |
2.公共服务 | 第44-45页 |
3.互动交流 | 第45-46页 |
4.基础栏目 | 第46页 |
(三) 加强网站组织,提高网站易用性 | 第46-47页 |
(四)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 | 第47-48页 |
(五) 建立健全内容保障机制 | 第48-54页 |
1.要有规范的信息采集、审核、发布机制 | 第48-49页 |
2.要有规范、高效、安全的网站运行维护机制 | 第49-51页 |
3.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协调交流制度 | 第51页 |
4.建立完善政府门户网站考评机制 | 第51-54页 |
六、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54-56页 |
(一) 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 | 第54页 |
(二) 不能完全依托行政命令 | 第54页 |
(三) 根据实际循序渐进 | 第54-55页 |
(四) 注意做好统筹协调建立共享数据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注释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