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4.2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介绍 | 第17-21页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第17-19页 |
2.1.1 卫生服务体系 | 第17页 |
2.1.2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第17-18页 |
2.1.3 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18-19页 |
2.2 基本理论支持 | 第19-20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9页 |
2.2.2 公平正义理论 | 第19-20页 |
2.2.3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2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及作用 | 第21-26页 |
3.1 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内容 | 第21-23页 |
3.1.1 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 | 第21页 |
3.1.2 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 | 第21-22页 |
3.1.3 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3.2 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 | 第23-25页 |
3.2.1 有利于保障农村居民基本卫生服务 | 第23-24页 |
3.2.2 有利于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转 | 第24页 |
3.2.3 有利于快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 第24-25页 |
3.2.4 有利于发挥基层医疗卫生系统整体功能 | 第25页 |
3.3 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山东省G县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6-37页 |
4.1 G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 第26-29页 |
4.1.1 山东省G县农村医疗卫生情况概述 | 第26-27页 |
4.1.2 山东省G县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概况 | 第27页 |
4.1.3 山东省G县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27-29页 |
4.2 G县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3页 |
4.2.1 部分农村基层卫生机构运转困难 | 第29-30页 |
4.2.2 卫生服务设施落后 | 第30-31页 |
4.2.3 农村基层医生待遇差 | 第31-32页 |
4.2.4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和结构不合理 | 第32-33页 |
4.3 当前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5页 |
4.3.1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 第33页 |
4.3.2 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 | 第33-34页 |
4.3.3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定位不明确 | 第34-35页 |
4.3.4 农村基层人才管理政策不健全 | 第35页 |
4.4 小结 | 第35-37页 |
第5章 加快山东省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与保障 | 第37-46页 |
5.1 山东省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改善对策 | 第37-42页 |
5.1.1 建立稳定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机制 | 第37-38页 |
5.1.2 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 第38-39页 |
5.1.3 明确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定位 | 第39-41页 |
5.1.4 建立健全稳定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人才管理机制 | 第41-42页 |
5.2 山东省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 第42-45页 |
5.2.1 提高政府公共卫生认识,转变政府职能 | 第42页 |
5.2.2 充分发挥政府宣传作用,提高民众思想意识 | 第42-43页 |
5.2.3 调整农村医疗机构布局,合理规划卫生区域 | 第43页 |
5.2.4 改革完善农村卫生管理体系和补偿机制 | 第43-45页 |
5.3 小结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