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基于金融功能观的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18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5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7页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第17-18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8页
        1.3.2 研究框架第18-19页
        1.3.3 研究方法第19页
    1.4 文章创新第19-21页
第2章 基于金融功能观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理论分析第21-28页
    2.1 金融功能理论概述第21-23页
        2.1.1 金融功能理论的历史演进第21-22页
        2.1.2 金融功能理论的基本内涵第22-23页
    2.2 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功能第23-25页
        2.2.1 支付手段第24页
        2.2.2 资源配置第24页
        2.2.3 风险控制第24-25页
        2.2.4 信息处理第25页
    2.3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逻辑基础第25-28页
        2.3.1 基本功能的有序发展第25-26页
        2.3.2 基本功能的协调发展第26-28页
第3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的现实考察第28-36页
    3.1 互联网金融支付体系的发展现状第28-30页
    3.2 互联网金融业态模式的发展现状第30-32页
    3.3 互联网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现状第32-33页
    3.4 互联网金融技术环境的发展现状第33-36页
第4章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第36-49页
    4.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第36-38页
        4.1.1 模型构建第36-37页
        4.1.2 指标选取第37-38页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第38-44页
        4.2.1 数据来源第38-39页
        4.2.2 数据处理第39页
        4.2.3 指标检验及赋权第39-44页
    4.3 实证分析第44-49页
        4.3.1 有序度分析第44-45页
        4.3.2 协同度分析第45-49页
第5章 优化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第49-54页
    5.1 构建促进互联网金融功能发展的经济环境第49-50页
    5.2 完善优化互联网金融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第50-51页
    5.3 健全互联网金融政策法律监管体系第51-52页
    5.4 加快互联网金融征信系统建立第52-53页
    5.5 注重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第53-54页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2P平台上投资者对借款者违约风险的识别研究
下一篇:信贷技术视角下银行规模对表外业务发展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