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3.1 国外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4.1 经济转型 | 第15页 |
1.4.2 职业教育 | 第15-16页 |
1.4.3 适应性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5.1 文献法 | 第16页 |
1.5.2 调查法 | 第16页 |
1.5.3 个案研究法 | 第16页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视角和思路 | 第16-18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6.2 研究视角 | 第17页 |
1.6.3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2 阳泉经济转型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 第18-25页 |
2.1 阳泉经济转型的现状 | 第18-20页 |
2.1.1 成熟型资源城市 | 第18-19页 |
2.1.2 经济结构调整情况 | 第19-20页 |
2.2 阳泉经济转型的趋势 | 第20-23页 |
2.2.1 “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意图 | 第20-21页 |
2.2.2 调产思路和基地建设的板块战略 | 第21-23页 |
2.3 阳泉经济转型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 第23-25页 |
2.3.1 人才需求的数量 | 第24页 |
2.3.2 人才需求的层次 | 第24页 |
2.3.3 人才需求的类型 | 第24-25页 |
3 阳泉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 第25-32页 |
3.1 学校布局现状 | 第25-26页 |
3.2 师资队伍结构 | 第26页 |
3.3 专业设置 | 第26-27页 |
3.4 招生和就业情况 | 第27-29页 |
3.5 经费投入情况 | 第29-30页 |
3.6 与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情况 | 第30-32页 |
4 阳泉市经济转型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 第32-37页 |
4.1 人才资源现状 | 第32-34页 |
4.2 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巨大需求 | 第34-37页 |
4.2.1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迫切需要发展职业教育 | 第34页 |
4.2.2 城市跨越式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机遇 | 第34-35页 |
4.2.3 创新发展新模式,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空间 | 第35页 |
4.2.4 新教育理念的涌现,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价值引领 | 第35-37页 |
5 阳泉市职业教育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7-45页 |
5.1 现存问题 | 第37-43页 |
5.1.1 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 | 第37页 |
5.1.2 专业及课程设置重复滞后 | 第37-39页 |
5.1.3 教学资源落后 | 第39-42页 |
5.1.4 办学定位不准确 | 第42页 |
5.1.5 人才流失严重 | 第42-43页 |
5.1.6 管理体制不顺 | 第43页 |
5.2 造成问题的原因 | 第43-45页 |
5.2.1 思想上认识不足 | 第43-44页 |
5.2.2 办学观念模式陈旧 | 第44页 |
5.2.3 与业界结合不够 | 第44页 |
5.2.4 体制上的制约 | 第44-45页 |
6 阳泉市职业教育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 | 第45-57页 |
6.1 国内外成功模式的启示 | 第45-48页 |
6.1.1 国外先进经验 | 第45-46页 |
6.1.2 国内先进经验 | 第46-47页 |
6.1.3 成功模式的启示 | 第47-48页 |
6.2 阳泉发展职业教育的对策 | 第48-57页 |
6.2.1 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布局结构调整 | 第48-49页 |
6.2.2 加强专业建设,推进教学改革 | 第49-50页 |
6.2.3 加大投入,保证职业教育资源供给 | 第50-52页 |
6.2.4 明确办学定位 | 第52-54页 |
6.2.5 改变人才流失现状 | 第54-55页 |
6.2.6 强化政府责任,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